第343章 劉辯一言斷儒根_三國:興漢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三國:興漢 > 第343章 劉辯一言斷儒根

第343章 劉辯一言斷儒根(1 / 1)

陽春三月,雒陽北宮,宣室之中。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入室內,為這莊重的空間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

尚書令賈詡、謁者仆射荀彧、太中大夫荀攸、五官中郎將馬宇、右中郎將趙溫、侍中田豐、蔡邕、蘭台令史蔡文姬、禦史上計掾戲誌才,以及中常侍趙淳等人,圍坐在一張圓桌邊。

這張大圓桌的材料,選用了頂級的大紅酸枝,也就是交趾黃檀,是交州牧朱符上供的材料。

色澤深沉而內斂,呈現出一種高貴的紅褐色。

木材的紋理細膩而清晰,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畫卷,有黑筋、山水紋、虎皮紋等。

大紅酸枝還散發著淡淡的酸香氣,讓人聞之心曠神怡。

而這張圓桌的工藝,更是令人讚歎不已。

桌麵光滑如鏡,沒有一絲瑕疵,仿佛是一整塊天然的寶石。

桌沿的線條流暢而優美,桌腿的雕刻精美絕倫,雕刻著各種精美的圖案,如龍、鳳、花鳥等,每一個細節和紋理都栩栩如生,仿佛要從木材中躍然而出。

劉辯的這個圓桌習慣,其實最早的時候,很多大臣都不太習慣。

圓形的桌麵,沒有了傳統的主次之分,讓習慣了等級森嚴的朝堂氛圍的大臣們感到有些不適應。

但是隨著一次次的會議進行,也就習慣了。

有些人,漸漸喜歡上這種沒有主席位的平等交流方式,在這種氛圍中,他們能夠更加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而有些人則深惡痛絕,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秩序,有損天子的威嚴。

當然,主要損害的還有他們的威嚴。

但不管怎麼說,在小範圍的會議中,劉辯一直堅持采取圓桌的方式。

就連趙淳都坐在桌子上,雖然大家都竭力離他遠一點,但他卻是怡然自得。

回想第一次坐桌子的時候,趙淳當時一個沒忍住,直接哭了半場會。

作為中常侍,地位特殊,什麼時候能與這些大臣們同坐一桌了。

見人到齊,劉辯一個眼色,趙淳開口道:“現在各地的上計掾已經到了,怎麼妥善安排,不知諸位還有方略?”

趙淳的聲音尖利卻不失沉穩,他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著,期待著他們的回答。

荀攸在南陽平定之後獻了一策,也是通報天下,要各地不得以道路阻礙為借口,要上計和朝貢等。

其實也就是要各州郡原本的官員,不要再觀望了。

於是,揚州、徐州、豫州、幽州等原本的朝廷官員,都派遣了使者來上計及彙報情況。

不過大都是心念聖上,說了一堆表忠心的好話,但州郡動蕩,糧草之類的被賊寇劫走,希望朝廷早早派兵安定地方。

反正大致意思,就是話說的很好聽很忠心,負責來上計的人才和使者也不少,還舉薦了不少的孝廉和茂才,但說到該上繳的稅賦,那朝廷幾乎是一點都沒有收到。

這些人,都是老狐狸啊!

劉辯頓時感慨不已,在他看來,荀攸出了一個妙計,本來就連劉辯都覺著是無解的大陽謀。

結果這群老狐狸就來了這一套,輕輕鬆鬆的把問題帶過,還給他找了一個大麻煩。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荀攸其實也有點吐血……不過幸好,天子並沒有怪他。

所以呢,劉辯才會召集這些人,先商量一下如何妥善安排這些送過來的乾吏和孝廉等。

畢竟人家來都來了,你若是安排不好,可就寒了天下人的心。

但是要一股腦的都安排了位置……誰知道這些人來是不是搗亂的。

另外,這麼多的關東人士,一下子充斥朝廷,這讓關中、關西的世家大族怎麼看?

在關東群雄叛亂的時候,他們可是全力支持天子朝廷的,結果這眼看要勝利了,你們忽然來了這麼一招,是要摘勝利的果實嗎?

而且有種待價而沽的感覺,逼的朝廷不得不任用這些人。

當然,關中關西益州等地不是沒有派人過來,但是沒有想到關東這些州郡的官員這麼不要臉,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而且沒帶錢糧過來。

還有不少士子才人,說是不忿於州郡官員的不作為,要自薦於朝廷,報答漢室的恩典。

行為藝術搞的也是很不錯。

因為他們中很多人,都是衣衫襤褸過來的,還有幾個餓的氣若遊絲

一時間,把大鴻臚丞孔融忙的腳不沾地,天天跑到三署郎來借郎官。

原本清水衙門一般的大鴻臚,現在幾乎變成了熱鬨的集市

聞言,眾人陷入了沉思,在坐的有幾個不知道這問題的複雜性。

既要考慮到朝廷的需要,又要防範可能的風險,同時還要照顧朝廷現有派係之間的利益。

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這需要他們謹慎地權衡利弊,做出明智的決策,稍有不慎,那肯定就是一場難以估算的大風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華娛這個青梅有點呆 末日堡壘:我預知未來能具現 詭異遊戲:開局覺醒Bug級天賦 為氣運之子奉獻三百年後 睡前異故事 開局被領養:從每日提示開始 你家暴我,我禮尚往來你哭什麼? 大明假皇孫 熊出沒:開局奪取金鹿角 淺夏時光校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