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她睚眥必報!
三個月後,西蜀高奇之亂平定。
攫欝攫。新皇在徽國的扶持下登上大位。
徽國派遣國使到訪西蜀,順便帶來了。
據說這十二策是陽曦公主的幕賓所做。
西蜀新皇看完後,覺得作此策的幕賓對西夷人了解甚深,向徽國國使求了姓名。
待那幕賓入朝時,眾官員才發現她是一名女子。
誰人不識蜀都才女——薛氏?誰人未曾與她應酬唱和?
隻是當年不過枝上一朵供人賞玩的奇花,今日卻登殿堂要與諸君共同指點江山。
勤政殿上,薛氏恭敬向新帝參拜,四麵雅雀無聲。
在一片沉寂中,她微微閉眼便能感受到環繞自己身周的冷峻目光。
這殿堂,原是男子的天地。
就算她有陽曦公主幕賓的光環加持,卻仍逃不過那些質疑的、不齒的,甚至天生帶有偏見的凝視。
一如謝先生臨走前所說
“我們永遠不能在自己做一朵菟絲花的同時,指望由外界來改變女子的境遇。
天道,就是人心所鑄。這世上的每一點改變,都應由我們自己去實現。”
從此以後,她成了一名真正的校書郎,而不是世人口中恭維的“女校書”。
這條路一定艱難,但是兩次流放鬆節府的經曆,已經讓她對生死足夠通透。
不管前路明暗,她都會堅定地走下去。
在她踏出這一步的千百年後,一定會有無數女子循著她的腳印,踏上探索獨立人生的旅途。
數年後,仕途幾番沉浮的薛氏在蜀都偶遇一位青年才子——張昔。
那人詩才卓絕,英姿挺拔,為人溫和有禮,一時驚豔了她的人生。
與張昔度過的三個月,為薛氏一洗官場周旋的疲勞,讓她找回了一段少女的溫柔情懷。
就在她有心與他共度一生時,卻發現那人已與另一女子眉目傳情。
她輾轉數夜未眠,幾日間輕減許多。
再出現在張昔麵前時,她笑容慘淡,卻已恢複了往日校書郎的風度。
她贈予張生百兩紋銀,鼓勵他回徽國重新尋得自己一片天地。
麵對遲疑的男子,她眉目中寫滿釋然
“公子本是有才之人,若不想著流連閨闈,靠自己也可成就一番美名。”
“昔若有出人頭地之年,必回來再尋姐姐。”
她淡笑搖頭
“不必了,你我之間至此緣儘,不須再見。”
小院中,她長望孤月,憑風垂拂紗裙水袖,留給張生的背影孤獨而驕傲。
此後,薛氏傾心於西夷之事。
她入仕二十年間,西夷從未對西蜀進行過大規模騷擾。
秉承謝先生的路線,她悉心教化西夷人,並引導他們不斷改善生存境遇,被西夷人尊稱為“薛大家”。
五十五歲那年,薛大家偶染風寒,含笑溘逝。
無怨,無戾。
……
薛大家入仕之後,陳小貓與四郎在蜀中小住了半年。
二人親眼見證了薛氏初入仕途,與西夷人大土司就鬆節府互市進行談判。
她一麵籠絡大土司手下幾大重要家族,一麵對大土司軟硬兼施,終於順利推進互市、夷人書館等諸事,讓朝中諸官刮目相看。
連四郎都被薛氏的智慧折服,與陳小貓閒談時,誇讚了薛氏幾番。
彼時,陳小貓懶洋洋躺在四郎懷中,提起薛氏之才,也十分欣賞
“當日她寫出,我就覺得她確實剛柔並濟,兼有治世之才。
所以我才幫她投書給陽曦公主。
陽曦公主雖有驕縱之名,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