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師!
林墨在等待著聶三的回答,而聶三沉默了許久,才終於緩緩開口
“千年不聞地藏。”
短短六個字,其中蘊含的意思卻讓林墨心中驚詫不已,這和他所知道的了解的情況完全不同,而聶三在說完了這句話之後,起身,瞥了林墨一眼,隨即轉身離去。
很顯然,這是聶三能夠說的極限了,之所以離開,是表明態度,這個答案已經足夠抵這些彼岸花的價值。
“千年不聞地藏”
林墨喃喃自語,重複著說的話,聶三離開,他並未阻止,因為這個消息足夠震撼。
這六個字,可以從很多的方麵理解,而無論是哪一個方麵,都足夠讓林墨震驚。
千年不聞地藏,最簡單的理解,那就是說,這個世界之上,確實有地藏王這樣一個存在,隻是那是在千年之前,確實有地藏存在,也就是說,那些神話傳說不一定完全就是假的。
同時也表明了,這個聶三,起碼也存在了千年之久。
一個活了千年的老鬼,竟然隻是一名鬼帥,這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誰還沒有點秘密呢?
而另外一點卻道明了此時陰間,也就是冥界的現狀,千年不聞地藏,說明現在地府之中,已經沒有了地藏王的傳說,甚是可能都沒有多少人知道地藏王的存在。
隻是將地藏當成了故事或者傳說中的存在,常人或許不了解這地府和佛門的關係,但是想一想這佛家理論,就可以有所了解。
佛家講這因果,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來世果,有道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正是因為六道輪回的存在,有前世今生,這才有因果循環,若是沒有這六道輪回,那麼所謂的因果之說,就有了漏洞。
可見到好人一生孤苦無依,惡人卻可以大富大貴,子孫滿堂,好人不償命,禍害遺千年,這樣的事情絕對不少,而在無法解釋的情況之下,又怎麼去談功德?
攢了功德,留待後世,修功德,為積陰德,還前世罪孽,修後世緣法,此中漏洞,便無可解釋。
故此,地藏發下宏遠,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隨即隻身如地府,欲要消除罪孽。
但若以神話論之,卻也不難發現,這地府與天庭,才是一體,閻王掌管地府,卻仍需上天庭與眾神報備,可見這才是一脈所轄。
而在天庭之中,六道輪回雖然有用,但是天庭為道家門庭,六道輪回對於天庭而言,用處卻不及佛家。
所以,地藏入得地府,雖然不參與地府正常管理,甚至也從未插手輪回之事,但是卻有監察之意。
雖看似隻為度化,但是卻也是佛家一步重要的布局。
起碼隻要地藏身在地府,那這六道輪回,就可確保無疑,而另外一方麵,神話之中,道家有封神之戰,而佛家有西行之意,封神之戰,雖然看似是商朝和周朝之爭,但實際上,背後卻是闡教和截教之爭,也是道家為了整頓門庭的一場戰爭。
至於唐朝時西行,三藏取經,收猴王孫悟空,天蓬元帥豬八戒,卷簾大將沙和尚,小白龍,一路西行,經曆八十一難,取得真經,弘揚佛法。
但實際上,不難看出,這是一場道家與佛家的利益交換。
其間八十一難,除了少數妖怪並無背景,大多要麼是某位仙家坐下童子、坐騎,要麼就是將那妖精度化成仙,真正死掉的,隻有那些背後毫無背景的小妖小怪。
行苦路,經九九八十一難,用的是道家人,打的是道家的人,滅的是無主妖。
上位者下的一盤好棋,執行者演的一出好戲,騙的都是那些底層的妖,不服管教的人,其間種種神跡顯化,讓那些平民百姓對於神佛更加的敬畏。
道家收獲了一眾打手,整治了妖精的亂局,而佛家給金蟬子這佛祖弟子渡了金身,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