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話未說完,隻聽身後傳來幾聲咳嗽。
知府老爺惡狠狠的瞪了這個不懂事的知縣一眼。
然後,知縣老爺如同受了氣的小媳婦一般,一臉的幽怨,乖乖退到了一旁。
知府老爺接過了縣令方才拉過的手,說道“老人家,本官與你一見如故,今日特下鄉來,便是要探望探望你,你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你們張家是積善之家,忠門之後……”
“來了,來了,人來了!”
外麵人山人海,上千名張家族人彙聚在此,人潮之中,人們自覺地分開了道路。
祠堂中的諸人,更是精神一震。
知府、知縣、一眾官員和張永年一起出去相迎。
隻見一名身穿蟒袍的年輕人,身邊跟著一名護衛模樣的人,後麵還有幾個扈從。
蟒袍是皇帝欽賜的,隻有大功之臣才有資格接受賜予。
其實蟒服並不是官服,而是明朝皇親、官員等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這大紅色的蟒服,幾乎刺瞎了眾人的眼睛。
那知府、知縣等官,納頭便拜,口稱“下官見過靖海侯。”
張鶴齡有些詫異,問道“你們做什麼來了?”
“下官得知靖海侯回鄉祭祖,特來恭迎。”
張鶴齡皺眉說道“本侯回鄉祭祖,跟你們有什麼關係?”
“這個……”
張鶴齡想了想,說道“也罷,後麵還有事要用到官府,你們在也好,省的再跑一趟了。”
“請靖海侯吩咐。”
“等本侯先去祭拜祖先,等會兒再說。”
說完,張鶴齡和張永年一起進入宗祠,到了祖宗的靈位前,焚香,祭祀。
至於祖宗那些排位,張鶴齡一個也不認識,唯一麵熟的是昌國公張巒之靈位,也就是自己這個時代的老爹,雖然是穿越之前的爹,但,畢竟是個爹,該拜還是要拜一下的。
禮畢之後,張鶴齡說道“二叔公,請將族譜拿給我看看。”
張永年不敢怠慢,趕忙將族譜取出。
張鶴齡大致翻看了一會,問道“如此說來,我們張家族人有五百餘戶?”
張永年點點頭,說道“興濟張家本來不是大姓,幸得昌國公發跡,張家的人丁才壯大一些,現在有大約兩千六百人,遍布在興濟縣各個鄉鎮。”
張鶴齡四下觀瞧,道“二叔公,這宗祠,實在有些寒酸了。”
張永年有些激動,莫非,這位靖海侯想重修宗祠?
張鶴齡又說道“我聽六陽說過,其實,族人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張永年哽咽難言,開始擦拭眼淚。
“二叔公,我便實話說了吧,這次前來,除了祭祖,還有一件事,我打算將族人遷徙至夷洲島。”
“什麼……島?”張永年雖已過古稀,卻沒聽過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