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我不要麵子的嗎_大明壽寧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壽寧侯 > 第267章 我不要麵子的嗎

第267章 我不要麵子的嗎(1 / 1)

大明壽寧侯!

張鶴齡額頭冷汗直流,這話怎麼聽起來這麼刺耳呢,不會是個套吧?

莫不是看到夷洲島的經營情況蒸蒸日上,現在後悔了,想把封地收回去?

你說我不偷不搶,堂堂正正靠著自己的軍功掙回來的,現在卻跟防賊似的,每天都要提防封地被人拿走,我這個萬戶侯咋這麼難呢?

張鶴齡猜的沒錯,弘治皇帝確實很想把夷洲島拿回來。

隻是礙於當初在朝堂之上放出豪言,現在還沒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不好意思明搶。

雖說皇帝對於有功之臣當不吝封賞,但是這個“不吝”也要有個度。

洪武三年,老朱同誌封賞開國功臣,公爵李善長、侯爵湯和等人,賜免死鐵券。

雖然是鐵的,但是一聽就是好東西,理論上,持此鐵券可免去謀反以外的任何死罪,聽起來,似乎是有了這張鐵券就有了兩個腦袋,是不是很囂張?

但是,實際情況是什麼呢,真的可以免死嗎?

根據明史記載,老朱同誌共發出去了三十四張免死鐵券,給李善長的還是高級,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就是說,如果李善長犯了法,而且是犯了應該被處死的重罪,錦衣衛去家裡拿人的時候,隻要在刀砍掉你腦袋前把券拿出來,就可以免除一死,而且這樣的機會有兩次,哪怕他不在了,他兒子還能享受一次。

要知道,一個人犯了該被處死的重罪,說起來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而還有兩次免死的機會,這也就意味著,這個人基本上可以確保一生平安了。

而實際情況恰好相反,李善長實際上並沒有犯什麼罪,隻不過他當宰相的時候,藍玉抓到了一個奸細,說是胡惟庸派去和北元暗中聯絡的使者,當時李善長把這個使者處死了,沒向朱元璋報告。

還有就是,胡惟庸曾派人和李善長聯絡,希望兩個人能夠聯合起來造反,李善長拒絕了他的提議,不過拒絕是拒絕了,也並沒有向朱元璋報告。

其實李善長都做得沒有太大的問題,隻不過沒向朱元璋報告而已,怎麼也算不上死罪吧?

可是朱元璋直接就把他給殺了,而且是誅三族,一門七十餘人跟著陪葬。

大將藍玉也獲得了免死鐵券,可以免死一次,但是他最終被“剝皮實草”,不但沒能免死,還死得非常慘。

此外像朱亮祖、傅友德等人,也獲得了免死鐵券,最終也都被賜死。

沒有任何一個人成功啟用過這個“免死”功能,這玩意就是個擺設,擺設就擺設吧,畢竟是老朱同誌給的,放在家裡留個紀念也好啊,可是,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張鐵券還有個隱藏功能,地府觀光旅遊單程直達,可以帶家屬,人數不限。

這根本不是免死券,而是貨真價實的催命符。

按理說,既然免死鐵券發了,就要發揮作用。如果不能發揮作用,也就意味著皇帝的話,並非是金口玉言,有朝令夕改之嫌。

你是皇帝,天底下你最大,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呢?

其實,人家老朱同誌算計好了。

大家都看到鐵券上寫的“免死”二字,卻將背後四個小字忽略了,也許他們壓根就沒仔細看,這四個小字就是“謀逆不宥”。

什麼死罪都可免死,唯獨謀反不赦免。

但什麼是謀逆,最終解釋權歸人家朱元璋所有。

你李善長乃皇親國戚,知道有叛逆陰謀卻不揭發檢舉,而是徘徊觀望,蛇鼠兩端,是為大逆不道。

謀反無疑,誅三族!

由此可見,謀反的罪名是不是來的很容易?

德慶侯廖永忠戰功卓著,因鄱陽湖之戰,朱元璋親寫“功超群將,智邁雄師”八字漆牌,賜他懸於家門外。

洪武八年三月,被朱元璋賜死,理由是他私自穿繡有龍鳳圖案的衣服,穿皇帝的衣服等同於有篡國奪權。

至於他是否真的穿了龍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隻有朱元璋自己清楚。

永嘉侯朱亮祖鞭打官員,接受富商賄賂,擅殺部下,按說,哪一條都不屬於謀反的範疇吧?

結果被朱元璋召回南京,用鞭子活活打死,完了還給追認了一個胡惟庸逆黨之名,爵位被廢除,後代也被殺乾淨了。

朱元璋在殺功臣的時候,給他們安的罪名都是謀反,這從點上講,沒有違背免死鐵券的規則,這就是明擺著欺負人了,我說你是謀反,你就是謀反,不反也反!

之所以要殺鐵券之人,其實理由很簡單,是因為鐵券的存在已經侵害皇權了。

你手持鐵券,便可以無視大明律法的最高刑罰,死刑。

要知道,大明是我老朱家的,你作奸犯科,可以躲過一劫,但是被你害死的人怎麼辦,天下百姓看待我這個皇帝?

免死鐵券本就是巨大的社會隱患,所以,這些人非死不可。

弘治皇帝雖然沒有發放免死鐵券,但是他一激動之下,犯了另一個忌諱——土地。

幾千年來,你打我,我打你,大家拚死拚活,打來打去,為的是什麼?

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確切地說,為的是全天下的土地。

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天”,人可以沒有娛樂,但是不能沒有食物。食物是人類的第一需求,而食物的來源就是土地。

對於農民來說,不種地就會餓死,對於一個政權來說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足夠的地,那麼就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王朝的軍隊數量會直線下降,屆時會被其他政權打敗,或者被國內吃不起飯的農民推翻。

土地就是人民的命脈,也是統治者能否穩固政權的基礎。

大明朝對讀書人非常優待,體現在哪呢,還是土地。

一個舉人,注意是舉人不是進士,短時間內便可以累積巨額財富,隨隨便便兼並幾百上千頃土地很輕鬆。


最新小说: 隊友是重生者,而我能讀心 換嫁大荒地?大小姐隨軍被偏寵了 美警:洛城鏢客,美式居合 死遁歸來,嬌嬌被禁欲世子強撩 靈氣複蘇:我的捉鬼係統開掛了 東北道事 錯嫁給年代文大佬後 這個明星不想再卷了 抄家流放:搬空夫家!再嫁糙漢! 洪荒:三清聽我心聲後不拜鴻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