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回來!”
蕭敬趕忙轉回身,問道“陛下還有什麼吩咐?”
弘治皇帝心中稍安,沉思片刻,說道“還有,密切注意南洋諸國的動向,特彆是他們跟京師中的聯係,有任何情報,第一時間送到朕的案前。”
“奴婢遵旨。”
弘治皇帝又問道“夷洲島最近可有什麼動靜?”
這個問題蕭敬早就做好功課,當下回道“夷洲島陳兵東海岸,與扶桑國有過幾次交火,都是大敗敵軍,負責指揮的是原英國公張懋和現任夷洲衛指揮使俞元讚,此二人行事穩健,以守為主,並不盲目追擊,目前邊防較為穩定。”
弘治皇帝點點頭,這些奏報他是看過的,不得不說,這個情況自己還是很滿意的。
能守得住自己的國土,說明此二人帶兵有方,可保大明海上無憂。
在此基礎上,又能把持得住,不貪功冒進,表明夷洲島沒有向外擴張的打算,在這方麵,張鶴齡做的還算比較靠譜。
“張懋在夷洲島任什麼職位?”
弘治皇帝對張懋還是意見很大,三萬兵馬,無數的艦船補給,都被他給造沒了。
一想到這件事,心頭就忍不住在滴血啊!
想當初,張懋的爺爺張玉,隨太宗皇帝靖難,率兵乘夜攻進北平九門,占領北平城。真定之戰,大敗耿炳文。一路披荊斬棘,曆經數十戰役,在朱棣麾下有第一戰將之稱。
東昌之戰,朱棣攻盛庸東側,不料進入伏擊圈,為了救朱棣,張玉硬生生力竭戰死,是何等的神勇。
朱棣親自為張玉主持追悼會,並親筆為其寫悼文。
張玉長子,張懋他爹,第一任英國公張輔,率數萬軍隊平定安南亂,征叛賊簡定,受命到宣府,萬全練兵,督運北征,亦是何等的風光。
老張家可都是狠人啊,到了張懋這一代,本以為也會繼承先祖遺誌,出海殺賊,卻沒想到,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可是,為何到了張鶴齡麾下,又突然變得會打仗了?
敢情是跟我麵前演戲呢?
蕭敬答道“張懋並無職位。”
“沒有職位?”弘治皇帝眉頭皺起,問道,“那他怎麼指揮夷洲島的兵馬?”
“回陛下的話,張懋任的是軍事顧問,隻是一道虛職,指揮權還在俞元讚手上。”
軍事顧問?
弘治皇帝轉念一想,夷洲島雖然是張鶴齡的封地,但畢竟還是大明的領土,官職冊封必須由朝廷指派,張懋打了敗仗,張鶴齡也沒辦法給他爭取職權,隻好給了個虛職。
張懋倒是也不在乎,隻要能再次上場殺敵,職位什麼的,並不在乎。
而且,夷洲衛上上下下,無論是知府王守仁,還是指揮使俞元讚,包括蟒衛戚景通等人,都對他敬重有加。
對於張懋來說,這已經夠了。
弘治皇帝想明白這一節,話頭一轉,問道“商貿方麵呢?”
蕭敬回道“夷洲島今年出海的商船比去年少了一些,主要還是和南洋諸國在貿易,隻是建昌伯張延齡不再親自押船,隻在年初的時候去了一次高麗國,其餘的時候,壓根沒有出海。”
弘治皇帝眉頭皺了皺,問道“這都大半年了,張延齡一直待在夷洲島,沒有出去?”
“據島上的暗樁來報,確實不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