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前線大軍出征,京師中並沒什麼影響,唯一的變化就是,手工業越來越多了。
因為朝廷大肆收購物資,導致市場上各種貨物供不應求,一個接一個的作坊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直接導致農村裡的勞動力越來越少,這下子地主急了,沒人種地可不行啊,於是,佃戶的酬勞越來越高,同時,大量引進耕牛。
在以前,地主可舍不得買牛,因為一頭牛的價錢能頂十個成年男子,這筆帳都算的清楚。
現在勞動力越來越稀缺,相比之下,耕牛的價錢越發顯得就沒那麼貴了,而且,朝廷已經收回漠南,草原上盛產牛羊,要多少有多少,漠南都司的牛羊源源不斷向中原供應,形成一條新的產業鏈。
看到漠南都司的百姓一個個都有了出路,草原其他各部的牧民開始眼紅了,以前不服朝廷管教的各部落紛紛主動向朝廷示好,就連西邊瓦剌、漠北朵顏三衛等部落,也悄悄地向漠南都司遷徙。
本來遊牧民族就是居無定所,茫茫草原上,也沒有個明確的邊界線,趕著牛羊走過來,把帳篷往這一紮,咱以後就是大明漠南都司的人了。
在一片生機勃勃之中,一間重新裝修後的酒樓悄悄開張了。
確切地說,這裡原來是酒樓,現在,是一家錢莊。
大明弘治錢莊!
錢莊是封建社會後期出現的一種金融組織,最初業務主要是貨幣兌換,後漸增加存款、放款和彙兌業務。
自古以來,金銀長期處於稀缺狀態,以至於在民間出現多種貨幣混合流通狀況,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存在多種貨幣,當時各國之間的貨幣是可以互相兌換的,後來秦統一六國,統一了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是鎰,銅為下幣,單位是半兩。半兩錢早在戰國秦即已鑄行,初為圜錢,旋即改為方孔圓錢。秦統一以後,將半兩錢推行全國,自此,方孔圓錢這種貨幣形製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
貨幣兌換業務則自西漢開始出現,到唐宋有所發展,始由金銀店、櫃坊等兼營,元及明初,朝廷欲專行紙鈔,民間仍用銀錠和銅錢,銀、錢、鈔三品並行,多種公私機構商號兼營兌換業務,這些機構就是錢莊的前身。
由於金銀銅這些貨幣金屬太過稀缺,朱元璋大量發行大明寶鈔,並頒布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並於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
這個想法是好的,而且老朱也很重視,寶鈔的設計也是花了心思的,最終定為方形,高一尺,寬六寸,主青色調,外為龍紋花欄,橫題印有“大明通行寶鈔”,其內上兩旁為篆文八字“大明寶鈔天下通行”,從外形上來說,起碼看起來很霸氣。
問題是老朱沒研究過經濟學,以為鈔票這玩意想怎麼印,印多少,都是朝廷說了算,畢竟我是皇帝,皇帝說的話能不好使嗎?
可問題是,市場規律還真就不是皇帝能管的。
沒有等價的金銀做支撐,大明寶鈔隻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百姓紛紛棄之。
洪武二十二年前後,江西、福建一帶,二貫紙鈔隻能換銅錢五百文。到了永樂年間,一石米最多的時候能值寶鈔一百貫。
正統年間,大明寶鈔貶值,政府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此後幾代,由於私錢龐雜,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製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多,單是製錢就有金背、旋邊等幾十種名目,市麵上便出現了大量的兌換業務。
在此情況下,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乃出現若乾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為錢莊,這個錢莊和新開的弘治錢莊完全不是一回事,隻是個鑄錢的作坊,又稱為錢店或者錢鋪。
大明弘治錢莊開張之後,生意的火爆程度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門可羅雀!
畢竟,大明寶鈔這四個字已經徹徹底底地爛了,爛在了百姓的心中,爛到了骨子裡,無藥可救的那種。
張鶴齡正在批折子,發現有人進來,抬頭看了看是劉健,然後繼續低下頭來,口中說道“劉閣老來了啊,坐吧。”
劉健並沒有坐,而是臉上帶著怨念,問道“請問殿下,弘治錢莊是怎麼回事?”
“哦,你說那個啊,”張鶴齡將最後幾個字寫完,然後放下筆,說道,“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聽聞殿下要求百姓拿金銀和銅錢去兌換紙鈔?”
“怎麼跟你解釋呢……”
劉健以為對方在想辦法敷衍,當下語氣非常堅定,問道“殿下隻管回答,是也不是?”
張鶴齡點點頭,說道“既然是錢莊,當然有兌換的業務。”
劉健麵帶怒色,質問道“殿下不知道此舉將會斷送大明江山嗎?”
張鶴齡卻笑了笑,反問道“劉大人何出此言?”
劉健冷哼一聲,道“殿下可知,現如今米價幾何?”
“一石米大約是……”張鶴齡稍加思索,然後說道,“三百到五百文不等吧,畢竟有上等米,也有劣質米。”
劉健繼續說道“那好,殿下可知,多少寶鈔能買來一石米?”
“按照現在的行情,怕是超過一百貫了。”
劉健顯得有些詫異,他沒想到,張鶴齡對民間的市場了解的如此透徹,但是,還有疑問。
“時至今日,市麵上寶鈔積之市肆,過者不顧,已經無法通行,殿下為何還要設立錢莊,竟然還要求百姓拿金銀銅錢去兌換,這是何道理?”
“劉大人先彆急,來,先喝杯茶!”
劉健本來不想坐的,但是年紀大了,站久了腰疼,便順勢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劉大人可知,為何大明寶鈔貶值的這麼嚴重?”
劉健剛剛端起茶杯準備喝呢,一下子愣住了,對呀,隻知道大明寶鈔貶值相當嚴重,可是,為何會貶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