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玫瑰先生!
瑩瑩的事情已經平息了一段時間,可算是風平浪靜了。學校已經通知了瑩瑩的父母。她還算是很聽話主動向老師道歉。不過那麼難管的孩子可不想家長和老師像想的那麼簡單。
列宇還沒有到教室裡,就感覺到有些不尋常。
午後陽光十分的充足,暖暖的陽光打在糯玲的臉頰上,她在為列宇教室裡的學生做模特。她的雙手緊握放在白色的皺褶裙子上,長發披肩坐在椅子上。
“真是不公平,為什麼你們可以動,模特卻不能動呢?”
“是呀,模特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動了,我們就不能畫了。”
糯玲在和韻麟說話,因為韻麟是最注意她的,其他的學生好像沒有他那麼用心,他們都是有些懶散。
可能是被午後的陽光曬得蔫了。
列宇看到糯玲來了,他高興極了,但是要怎麼和糯玲表明心意呢,他站在教室外麵,發呆想著。
這間畫室後麵有一扇小窗戶,那是他特意按的窗戶,他可以躲在窗戶外麵看,隻看到學生的畫和他們的後腦勺。但是他注意到模特的臉,她的臉頰似乎像快融化的雪糕,讓他感到口渴。可能是生理反應。他再次看到糯玲,讓他十分的竊喜。他想多看一會,但是,下課的時間快要到了,他走了進去。然後被學生圍住。
列宇像個明星似的被人團團圍住。糯玲看著他也太拽了。特彆是他批評學生作品的時候,好像他不僅僅是討厭作品,對他們的人格也有些討厭。比如說,看到淵明的畫。會說他是“豬”,或者是什麼的。他確實是那麼蠢,不過他也知道老師不會給他什麼好話聽,他也認了。芳芳躲在後麵拿著畫,不敢給他看。直到他被叫到前麵去,才讓列宇看到,但是他和淵明繪畫作品水平差不多少,卻被表揚了,氣壞了淵明。他不敢相信自己連個不男不女的芳芳都不如。芳芳雖然沒有淵明長得好看,但是她有內涵呀,不愛出風頭的她總是會給人意外的驚喜,她是進步最大的。但是芳芳不是最好的。列宇比較喜歡韻麟的畫風,他給韻麟的作品講解了好長的時間。瑩瑩他們都看得目瞪口呆,列宇和韻麟就好像是朋友在對話,列宇把關鍵的問題也講了。他講的是那麼的詳細,讓瑩瑩投去羨慕的眼光,她幻想著列宇像個大哥哥一樣溫柔體貼。這時候,輪到給她講解作品了。瑩瑩以為也會像韻麟那樣和列宇肩並肩,頭挨著頭,感受他的溫柔語氣,但是卻出乎她的意料。列宇隻是摸了摸她的頭,一句話也沒有講,對作品幾乎是看都沒有看,因為列宇是最害怕看到她的畫,因為她畫的很不好。列宇以為瑩瑩是最後一個學生了,他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安排下課了。坐在角落裡的團團心中充滿了陰影,老師終於還是把她忘記了。
列宇也感覺好像是忘了點什麼。也許是天氣太熱的原因吧。
韻麟走在過道裡,身後的團團和瑩瑩在議論這著他。韻麟的個子很高,可以說是表裡如一的人。作風絕對的正派。圓圓的腦袋小寸頭,有點接近女孩的相貌,臉很白,大眼睛,表情並不多,但是說起話來連綿不斷,多少有些書呆子氣。因為他的作品很簡潔明快,色彩豐富,所以常讓老師表揚。同齡人當中像他那樣的並不多。
“嗨,呆子,你今天的作品不錯麼?”
這時候瑩瑩把胳膊搭在了韻麟的肩膀上。韻麟冷笑了一下,原來想占我的便宜,韻麟沒有把她的手彈開。任由她把自己當成她的同性。芳芳在旁邊看到。拉著瑩瑩說
“瑩瑩,你彆這樣,小心他會罵人的。”
韻麟的心事被她猜中了
“嗬嗬,瑩瑩,其實你畫的,也不是那麼不好,以後會有機會的。”
團團在後麵聽到了他們說的話,
“太感動了,瑩瑩,他竟然說你畫的還行。”
這時候,韻麟也感到自己說的有些過頭,有點惡心。但事實是那樣,就是說一塊泥巴好塑形,但是要把一塊石頭刻成藝術品,實在是太難了。也許有一天,瑩瑩自己會明白。
他們看到淵明走了過來,他雖然被老師批評了,但是下課以後的他,還是陽光燦爛的。他每回看到路過的女生,不管是誰,他都要把頭發往一邊甩一下,女孩看到他的時候都會把嘴撇向一邊,好像不搭理他,就是被他甩了似的。
有一次,因為他頻頻甩頭,導致回頭率暴漲,都出乎他的意料。
“嗨,你好芳芳,聚會我們一起去好麼,請接收我的邀請。”
芳芳沒有理他,還是繼續走著,芳芳和瑩瑩商量要不要和他搭話。最後還是決定回去找他,誰知道他已經和丸興約好了。丸興梳著整齊的劉海,圓圓的臉配著娃娃頭顯得格外的端莊漂亮。芳芳梳著男孩頭型,穿著黑色的上衣,走到他身旁,沒有想到竟然把他的好事攪和了。淵明和他們一起到了小餐館裡,淵明以為隻有他和芳芳,可是沒有想到,韻麟也來了。
“韻麟你怎麼也一起過來了?”
“當然了,今天是韻麟生日,我們都是給他過生日的。”
“哈哈哈,原來是這樣。”
“少廢話了,都拿錢,聚餐的人,每人拿50元。”
“天呀。這是在吃飯麼。”
淵明心裡極度不平衡,他在兜裡摸索著錢。忘帶錢了,淵明感到表有些難為情,這時候芳芳站了半天。有些看明白了,他們有的人都等得打瞌睡了。
“算了,今天我請客好了,你們願意吃什麼點什麼好了。”
這時候他們都長大了嘴看著團團。
“團團,你說的是真的麼?”
“嗯,這一頓算是我張羅的。”
這時候,韻麟感到很榮幸,他點了幾道菜,淵明也很高興團團給他解圍了。
“說好了,這一次我請客,下一次你們出來吃飯可要帶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