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芳君冷嘁一聲,“不是段望舒……段望舒雖傲氣了些,但還不會難為你。隻是段家並不是鐵板一塊,有人不願意跟楚家結盟……找你的是什麼人?”
這都猜到了。不愧是“戰術情報分析係”與自己不相上下的情報分析高手。
“是左洪宇。我們聊得很開心。”卓飛淡淡道“順便教了一下他做人。”
電話對麵又是一陣沉默,顯然楚芳君對於卓飛能夠打倒左洪宇一事感到萬分驚訝。
不過女神就是女神,隻是片刻功夫,便恢複了常態,電話中沒表現出任何異樣。
“段家的四大附庸家族是褚、傅、朱、古……江南左家……連段家的附庸都算不上,倒是和風家關係匪淺……”楚芳君沉默片刻,淡淡道“這件事我會處理。那個人……你不要管了。會有人找到他的。”
“好。”卓飛答道。
電話掛斷,通話結束。
卓飛歎了口氣,每次跟楚芳君對話,都無法讓自己恨起對方。
看了一眼左洪宇,卓飛嘴角泛起一絲冷笑,“算你走遠,和諧社會把你救了。”
翻了翻左洪宇的兜,除了一部電話之外,竟然連個戰利品都沒有,一氣之下,卓飛將這貨扒了個精光,用衣褲綁在了路口旁的大樹上。
段望舒……
江南大學的絕代雙驕嗎?
哼哼,想找我的麻煩,有本事就來試試看……
嘴角綻放一絲自信,卓飛緩步走入深山之中。
當!
悠揚的鐘聲,從山頂的寺院內傳了開來。
卓飛抬頭上望,那幾乎無有儘頭的石階不由得讓他連連叫苦。
早就知道這座“伏龍寺”藏在湖心島的山林深處,但也沒想到會藏得如此之深遠,卓飛早上八點出發,走了兩個多小時,方才在林木深處微微看到山頂上的寺廟殿頂。
轉過一個山腰,卓飛麵前出現一方石碑,上書“此去伏龍寺,尚餘1080階。”
卓飛搖頭失笑,算下來從山下到寺廟,足有8000多級石階,怪不得這裡人煙罕至,自己要是沒有那300天特訓,恐怕也沒有足夠的體力走到山頂。
又是一個小時過後,卓飛眼前一亮,終於爬出森林,來到了山頂寺廟。
石階儘頭,一方宏大的照壁出現眼前。
照壁通體以花崗岩製成,下有須彌座,上有琉璃頂,中間雕刻一副僧人伏龍圖。
濤濤大海,一僧踏波而來,佛光普照,一條蛟龍翻江倒海,卻被僧人降服。
這就是這座“伏龍寺”名稱的由來吧。
望著那滿寺神佛,卓飛歎了口氣,超限時間已達3日,自己還有7天的最後準備時間,馬上就要進入“罪業空間”了。
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在進入“罪業空間”之前,掌握更多的實力。
這次的伏龍寺之行,汲取“願力”將放在最後時刻,首先就是要掌握第五重乃至之後的金鐘罩心法。
放棄窺探照壁上是否有“願力”的想法,卓飛繞過照壁,眼前是伏龍寺的山門殿,左右哼哈二將立於殿中,卓飛低頭而過,邁步便進了山門。
伏龍寺不是個大寺院,但主殿、偏殿也有數座之多。
陣陣梵唄誦經之聲,悠悠揚揚的似從遙不可知的遠處傳來,傳遍寺院。
卓飛進入寺廟之後,除了誦經聲和飄渺的香火之外,竟然沒看到一個僧侶,看樣子趕上了和尚們的午課時分。
卓飛如入無人之境,穿過天王殿,放生池所在的廣場,大雄寶殿,一直來到了後方傳出佛經念誦之地。
望著眼前高達五米,闊深各達十米的銅殿,卓飛不禁目瞪口呆。
這樣一座純銅鑄就的宏偉銅殿,不但需極多的金銅,還要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這未免也太有錢了吧!?
伏龍寺規模不大,所有建築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對寺門的中軸線上,以銅殿為禪院的中心,規模完整劃一。
除銅殿外,所有建築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卻不知是因寺內和尚勤於打掃,還是瓦質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藍色最為耀眼,在陽光照射下生出輝燦華彩。
銅殿前有一廣闊達兩三百米的廣場,均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
白石廣場正中處,供奉了一座摩利支天菩薩的銅像,三麵八臂,騎乘於野豬之上,高達六七米,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飾,頗有氣魄,但亦令人覺得有點不合一般寺院慣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邊沿處,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布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製,個個神情姿態不同,但無論睜眼突額,又或垂目內守,都是栩栩如生,與活人無異。
其他建築物就以軸上的主殿堂為整體,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莊嚴肅穆的神聖氣象。
在白石廣場文殊佛龕前放了一個大香爐,燃著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氣,彌漫於整個空間,令卓飛心緒不由得寧靜下來,感染到出世的氣氛。
立於石階高處回望,卓飛方才發現,整座白石廣場的地上,雕刻的是一條盤繞虯結的蛟龍,卻正被摩利支天菩薩鎮於腳下,更被五百羅漢鎮住了四角。
好大的手筆。
卓飛不由得驚歎一聲,轉身走向銅殿門口,順著洞開的大門,可以看到裡麵坐了十二、三個和尚,正在一位老僧的主持下,念誦著經文。
那位老僧必是普寧禪師了。
普寧禪師中等身材,卻給人一種鬆柏挺拔般的感覺。
光頭烙著戒疤,一對眼深遠平靜,閃著智能的光芒,卻絲毫不令人有鋒芒畢露的感覺。麵容蒼老平和,臉膚卻嫩滑得有如嬰孩,尤其是一雙修長壽眉,幾乎垂到肩膀,卻猶如鯰魚一般飄蕩兩側,無風自動。
這是時刻保持“真氣外溢”狀態才有的現象。
但若是保持這種狀態,體內“真氣”消耗極大,終有“真氣”耗乾的情況發生,除非……
除非這老和尚的“真氣”達到了“第九重·神乎其技”,能將外放的“真氣”再吸納回體內,同一絲真氣控製得如呼吸一般自然,達到內外循環往複,無虧無損,才不用擔心“真氣”消耗,同時更能將那“真氣”煉得心念合一,如臂指使。
這是當年武鬆傳授伏虎拳第九重心法時所說,同樣是武鬆師父在少林傳授,也是武鬆即將突破的層級,複述時充滿向往,這情感也傳染給了卓飛,令他記憶深刻。
隻是想不到,這“神乎其技”的內功,竟然會出現在眼前的老和尚身上,這趟伏龍寺絕對是不虛此行。
老和尚氣定神閒,雙目微闔,卓飛羨慕不已地看了幾眼,未敢打擾,朝著裡麵的釋迦牟尼佛像躬身一禮,靜靜站在門邊等候。
不一會,從裡麵走出一名不過少年的僧人,也不說話,朝他一禮,接著便領著卓飛走進了僧侶之間,在末端給選了個空蒲團,又拿出一本經書,示意他跟著念誦。
——好家夥,感情真的要當和尚了。希望那普寧老禪師不會說什麼我與佛有緣,渡我出家之類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