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屋裡!
呂布和曹操打了一年多,打不贏。這用兵打仗不是一夥人群架,講究謀略,你光肌肉發達有什麼用?
呂布和陳宮要投靠劉備,劉備也需要人才,所以希望呂布能洗心革麵,彆做那弑父不義的勾當了。劉備把徐州官印拿出來,說道“要不還是你拿去吧?”
呂布剛要接,張飛眼睛一瞪,呂布就不敢造次了。劉備沒有讓呂布難堪,他非常善於交際,就讓呂布把剩餘的兵馬屯紮在小沛好了。
群雄逐鹿,劉備最希望有人才來投奔他。劉備已經輸了曹操一大截了。不久,曹操搶先一步迎接漢獻帝,得到了一張可以命令其他爭競對手的好牌,即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了對付劉備這個潛力很強的對手,也為了收拾淮南袁術,天子這張牌果然好用!
袁術就是那個扯著嗓子喜歡叫嚷,像嗬斥奴隸一般嗬斥身份不如他的人。一個十足的紈絝子弟,無能之輩,自大的了不得。袁術甚至蔑視袁紹,因為袁術還是嫡係,袁紹是庶出,曹操更是“宦官遺類,乞丐攜養”,劉備就是個織席販履之徒。他淮南兵多糧足,縱觀天下,還有誰能比得上自己?不稱帝,更待何時!
他決定,早早的稱帝,他們自然會臣服於自己的。可結果相反,他們自然都來討伐你了。袁術對人才的態度就是對待下人的態度。這樣的人品,手下多是些被他訓斥麻木了的人。他打不過曹操和劉備,兵敗如山倒。可劉備也出了岔子,留守徐州的張飛因為喝酒侮辱曹豹,曹豹和呂布結為親家,等於挑釁呂布,被陳宮略施小計偷襲徐州。結果徐州換了主。
捅了這麼大的簍子,劉備的家小還在呂布的手中,張飛恨不得刎了自己。
劉備奪過劍,嚴厲的說道“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再續?”
劉備沒有責怪義弟張飛,作為領導他更具有冷靜的頭腦。頃刻,他就從一城之主轉而寄人籬下了。他沒有選擇去投奔曹操,而是選擇了依靠呂布。呂布奉還了劉備的家小,一番做作之後,讓劉備屯兵小沛,呂布自己駐紮徐州。
曹操得知二人戲劇性的轉換,巧妙的運用了二虎相爭,驅虎吞狼之計,張飛又恨呂布背信棄義,免不了要摩擦廝殺。小沛又豈是久居之地?呂布一番攻打,劉備這下就隻好棄小沛轉而投奔曹操去了。
劉備梟雄,曹操豈能不知,他的到來如入甕中。曹操非常高興的接納劉備,握著他的手好不親熱!
劉備每天待在自己的住所,生活過的相當低調,天天種菜,操起了舊日的作業。漢獻帝和幾個對曹操不滿的死黨對劉備的到來也表現的很注意,漢獻帝接見了劉備,並正兒八經的查閱了宗譜。
漢獻帝在朝堂上正式宣布劉備乃孝景玄孫之後,親口稱劉備為“皇叔!”這樣就坐實了劉備的正統地位。這對劉備一生的事業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曹操的感受可想而知,怎不惱羞成怒!他欺負漢獻帝都欺負慣了,他得好好修理一番漢獻帝,並激起劉備等人可能會因激動而引發的衝動。
校獵場上,曹操讓漢獻帝給他遞弓箭。曹操對皇帝的態度就像對待自己的仆人。劉備見此,於是把自己的弓箭遞給了他,可曹操硬是不接,非要漢獻帝的弓箭不可。沒辦法,年輕的漢獻帝隻好把自己的弓箭遞給了他。曹操手持皇帝的弓箭對準鹿射過去——
傳令官馬上叫道“天子射中啦!天子射中啦!”
看到曹操如此囂張,關羽恨不得當場拔刀劈了曹操。劉備趕緊使眼色,關羽就不動彈了。由此可見,劉備這時的團隊雖小,多麼的有紀律!劉備又是多麼的能忍?劉備能忍,是因為自己的目標還沒有結束。
因為這件事,曹操狠狠的淩辱了漢獻帝,淩辱了劉備,也淩侮了整個漢室的血脈。難以想象,漢獻帝這一生都要在權臣的淩辱中度過,直到他死。淩辱至親的人比淩辱自身更甚,作為皇帝親口一聲的“皇叔”,劉備不能不胸中悲憤!不能讀懂這點,不能體會這點,就不能理解為什麼劉備這次事件之後無論如何不能再落入曹操之手。在後續的較量當中劉備被逼的兩次幾乎拔劍自刎的地步,也要與曹賊勢不兩立。
英雄的造詣之一就是能忍。
因為徐州的變故,劉備對呂布萬分的鄙薄,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隻把喜怒藏在心裡。呂布弱智,精氣神又不似項羽。他被捕後哀求道“玄德,公不見轅門射戟乎?”
“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乎?”劉備說道。
討平了呂布,徐州歸曹操,劉備也跟著回許都。
劉備一生命運多舛,受尊重,也受冷眼,最了解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一生的對頭。曹操煮酒論英雄,邀請他麵對麵的談心,一生無比奸詐狡猾的曹操在試探劉備,也抒發自己的胸襟。他問劉備,當世之人,誰可謂英雄?劉備遍舉了當時各路軍閥實力派,曹操都搖搖頭,他們都不是。索性,曹操用手指著劉備,又指了指自己,說道“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耳。”
讀者可能想如果沒有一記雷劈下來,劉備怎麼掩飾?怎麼回答這種直截了當的說穿?
還好一記雷劈下來了,劉備筷子都嚇掉下來了!曹操問道“大丈夫立於亂世,尚懼雷乎?”
劉備答道“突發震響,不得不懼。”
就這樣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尷尬。
在對待要不要殺劉備的份上,曹操不是沒有認真考慮。他的謀士團隊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要殺,劉備非池中物,久必為患;一派認為劉備若殺了,將失去人才們的心,不利於丞相的事業長足發展。曹操選擇了後者的意見,到底還是沒有殺劉備。
於劉備而言機會來了,袁術打算往北逃竄,聯絡庶出的袁紹,兄弟合為一處。劉備申請曹操說道“備自請攔截袁術,若二袁合為一處,極難圖也。”
曹操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劉關張三人趕忙安排,火速逃離。
半路上,許褚來請,劉備怎肯回去?一言就打發了許褚。其實曹操真要攔截劉備,就該派遣大軍前往,派一將一彪人馬前去,就算不用一言打發,也是刀兵相見。劉備已經是蛟龍脫鉤,魚入大海了。他一鼓作氣奪了徐州,斬了車胄。
比起呂布不同,徐州軍民對劉備並不排斥。陳登認為車胄可以不用斬,殺了車胄,等於違抗朝廷,政治上曹操就能興師問罪。這是劉備等人失於計較的地方,歸根結底,是自己對事情缺乏周密的考慮。這樣,劉備與曹操直接對立了。
沒辦法,劉備采取聯絡袁紹的策略。從一件小事情我們可以看出袁紹有多麼不可靠。要聯絡袁紹,一般人連門都進不去,更彆說見袁紹的麵。袁紹不是名士不見,所以一般人難得碰麵。幸好本地有一人與袁氏結三世之好,叫鄭玄,托他的筆給袁紹帶了一封書信,意思就是聯合劉備合擊曹操。
袁紹假使是個明白人,就算劉備不寫書信,也該主動聯劉破曹,把漢獻帝這張牌給奪過來,避免日後獨自麵對曹操。他袁紹沒有啊,二袁精神骨子裡對草根一流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歧視!這還是看在鄭公的份上才看完了書信。袁紹不計較劉備滅他兄弟的事情,但軍事上也就意思了下,加上袁陣營組織上成員之間有矛盾,竟消極抗曹,最後坐視劉備被逐。
劉備剛到手的徐州,抵敵曹操不住,妻小陷落,弟兄三人失散,不知生死。劉備獨自往北投靠袁紹,關羽約三事,暫降曹操,張飛後來在古城出現。
劉備現在畢竟有名氣了嘛,是“皇叔”,所以袁紹接見了他。劉備提出要儘快破曹,主張速戰。而袁紹手下田豐沮授等人則反對速戰論,應緩守,並派兵騷擾,穩操勝券。袁紹采納了劉備的意見。劉備的想法也是自私自利的,他不是聽不懂田豐沮授的想法,更會明白緩守於袁紹有利,但劉備更希望袁紹曹操兩雄火拚。這二人都不是忠於漢室的人,袁紹更不像,劉備需要一個時機,然後脫身,另謀發展。
白馬之戰,關羽砍了顏良;延津一役,又刀劈了文醜。曾被袁紹譽為“可惜我上將顏良文醜沒來……”誰知這二人就這麼報銷了。關羽可謂名震三軍!劉備也由此知道了關羽的下落。
袁紹這人有些喜怒無常,重要的決定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沒個清醒的考慮。他喝道“關羽殺我大將,劉備必與之同謀。來人啦,拉下去砍了!”
劉備一陣哭訴,願陣前喚回關羽。一虎換二獐,袁紹才沒有殺他。但是劉備從此和關羽取得聯絡,實為脫逃之計。
關羽得知劉備的信息,千裡走單騎,帶領劉備家眷一路往河北而來。劉備又要忽悠袁紹了,他向袁紹提議“我去荊州,說服同室宗親劉景升來夾擊曹操。”
袁紹同意了,劉備的在與不在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河北力量,誰人能敵?
郭圖看見劉備的背影,說道“此人一去不複返矣。”
袁曹大戰,其實智者的眼中,勝負難以預料。如果真有第三方在曹操的背後插一刀,曆史的故事就將改編。孫權需要鞏固內部的結構,並且孫權最切齒的敵人是殺父仇人黃祖。早在孫策時候,孫氏集團就有一條發展戰略,就是儘收長江之利。江東集團擴張的方向是長江上遊地區,然後與天下爭衡。劉表無有遠誌,所以始終坐觀天下之變,始終沒有動向。關中軍閥沒有形成統一的領導決策機構,所以四分五裂,被鐘繇擋在潼關以西。最後袁曹相持官渡,出現勝負的時候,其他勢力仍然沒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