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締造了星際文明!
隊員名單是由劉部長決定的,本來他是打算全部挑選龍國的宇航員的,畢竟大家都是龍國的,且目標都是一致的,彼此之間也有個照應。
但是他還是要和首相張永和彙報一下,畢竟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說不定還可以獲得其他方麵的支持。
張毅這次太空航行可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雖然說天宮1號並不缺少燃料,但是6個人在太空執行任務。
吃的方麵還是要注意的,不能讓航天戰士寒了心,他們為了保住人類文明累死累活,結果各種問題。
這樣會嚴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基地辦公室,劉部長打開通訊係統,準備聯係張永和首相。
首相,告訴您一個好消息,目前龍國有一項航天技術有重大突破,而且我們可能發現了點燃太陽的方法,這些秘密就隱藏在其他星球當中,我們目前正在做準備工作。
張永和那邊很快就回複了,仿佛就像是等在電腦旁邊一樣。
其實在之前龍國發來信息,說掌握可控核聚變以後,張永和就一直關注著這項計劃的進度。
眼下回複的快,主要也是因為迫切想知道目前項目的進程而已,所以一直派人密切關注龍國的消息。
請你稍等片刻,首相正在進行會議。
劉部長看到有消息回複了過來,看了一眼,也沒有著急,靜靜等待消息回複。
人類聯盟會議結束以後,張永和的助理趕忙跑去彙報這個情況。
會議室室的門打開,裡麵傳來斷斷續續的爭吵聲,張永和的臉色也不太好的樣子。
爭吵的內容大概就是赤道工程方麵的,比如工程的難度,目前項目的進度什麼的。
人類聯盟基地最近每天都會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會議,不過每次會議結束的結果並不理想,大家都是愁眉苦臉的樣子。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各國的代表團都手足無措,每天會議的內容,也都是尋找方法。
各種匪夷所思的念頭都被提了出來,不過這些想法都無法得到驗證。
有些人說可能是外星勢力盜竊太陽能量,最終消滅太陽係,人類隻有躲在地下才能在災難中幸存下來。
同時建造一艘宇宙飛船攜帶優秀人類的基因,進行星際航行,希望人類可以在某一天到達一個適合生存的行星。
讓人類文明得以延續下去。
且不說這個猜想能不能實現,就目前來說即使要星際航行,也沒有一個合適的目標。
人類經過幾百年的探索,目前都沒有發現一個適合生存的星球,這個方案的結果隻有一個,就是飛船耗儘能量。
最後在茫茫宇宙中等待飛船解體的那一刻,而藍星上僅存的人類,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跟著太陽一起毀滅。
“首相,龍國那邊發來重要情報,我正打算通知您來著,您接下來還有事情嗎?要不您去瞅一眼?”
助手悄悄湊到張永和的耳朵旁邊,小聲嘀咕著。
張永和聽著這個消息,頓時眼前一亮,龍國的速度明顯要超出他的想象。
他本來估摸著起碼得幾個月後,龍國才會有一些技術上的進展。
眼下這才過去這麼短的時間,居然就又有好消息了?
各國代表團看著張永和的表情,心裡很是好奇,剛才會議還一臉鬱悶的,一下子就眉開眼笑了?
剛才會議上大家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看張永和這樣,應該可能是有好消息吧。
“各位,今天的會議到此結束,我還有事,先走一步,具體計劃進度我們遲點再討論。”
張永和向著各國代表人擺了擺手,就跟著助手快步走到他的電腦前麵。
什麼樣的好消息?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嗎?你仔細說說。
張永和看完劉部長發來的第一條消息,心情瞬間變得開朗起來。
好消息,他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個詞語了。
這麼多天,每天彙報上來的都隻有壞消息,沒有最壞,隻有更壞。
有些地方還好影響不大,有些地方就不容樂觀了。
主要就是關於赤道計劃的,很多人不滿意之前發布會的說辭,認為人聯就是有意要搪塞。
將來哪怕工程建成了,一開始能進入庇護所的人肯定不會太多。
另外一部分人就隻能在藍星降溫後,想彆的方法,或者在外麵等待接應。
他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畢竟藍星上人口數量太多了,如果按資源來決定人口,藍星最多也就隻能承載幾億人口。
而目前的藍星人口數量,足足有80億之多,要想照顧到所有人,實在太難了。
所以隻能一步步來,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急不來的。
每個人都有著各種的理由,這都可以說的通。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還是有積極的一部分人的,他們自發組建團隊,不要任何報酬參與到赤道工程建設中。
不為彆的,就當是為了子孫後代努力,現在吃點苦,危機解決了,也是為後代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我們通過可控核聚變技術,成功製造出了星際飛船,這將會對星際航行帶來很大的便利,而且經過我們研究發現,可能太陽風暴的原因,就隱藏在其他星球當中。
真的嗎?那可是星際飛船啊?太陽風暴的原因隱藏在其他星球當中?難道是?
張永和看著計算機上的字符一個個出現,直到看到星際飛船,他以為自己看錯了。
揉了揉眼睛以後,再次看一眼,沒看錯,真的是星際飛船。
這幾天高強度的工作,讓張永和的心身感到十分疲憊,甚至剛才他坐下的時候,都感覺有點頭昏眼花。
不知道是壓力太大導致,還是因為睡眠不足導致的。
龍國居然製造出了星際飛船?是他想象的那種嗎?光速旅行?
張永和越想越覺得興奮,這的確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如果真有超光速飛船,想必星際移民也不是不可能!
是的,星際飛船,雖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已經比藍星上絕大多數交通工具要快的多,速度足足有2400公裡每秒!就算去到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冥王星,來回大概要花費70天左右。
什麼?2400公裡每秒?你確定你沒有說錯?那可是秒,不是小時,你應該懂這是什麼概念吧?這種關鍵時刻可容不得開玩笑,哪怕你實話跟我說,我也不會生氣。
張永和雖然高興,但是覺得這件事情不太科學,畢竟這速度單位可是秒,並不是小時。
以這速度饒藍星一圈,也就大概隻需要7秒而已,就算算上發動機啟動的時間,大概10秒鐘就可以饒藍星一圈?
這太匪夷所思了,這已經不是科學可以解釋的了,現代最先進的火箭,饒藍星一圈都有起碼需要15個小時。
這就好像,人類跑100米的極限記錄是942秒,但是突然有人告訴他,還有人百米跑隻需要1秒就能跑完。
換任何一個人,都會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