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子是不能背上不孝之名的。
在王太後把一切擺上了明麵,朝中宗室皆知的情況下,劉徹作為王太後的親生兒子,根本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唯有妥協。
此時,無論王太後病了,哪怕是打了一個噴嚏,第二日便能有數不清的上書來給劉徹講孝道乃是漢室立國之根本,不孝何以為國君。
而王太後若是此時薨逝了,所有人都會認為,劉徹作為親子,犯有弑母之罪。
畢竟在偌大的漢宮之內,能夠讓王太後一向康健的身子一朝暴斃,隻能是作為漢室天子的劉徹了。
漢室以孝治天下,並不是擺在明麵上的說辭。
前朝曾有人因為不孝,而被廢黜官職,流放千裡。
文皇帝時候,緹縈以身相替,請求進宮為奴婢以赦免父親淳於意,免於肉刑之舉,就打動了文皇帝,赦免了淳於意。
漢惠帝劉盈在呂後威逼其迎娶自己的方十三歲親外甥女為後,讓劉盈親眼看見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慘狀,都不能奈何呂後,除了呂後當時權重之外,更是因為呂後乃是劉盈之親生母親。
以子而不敬母,乃是大不孝。
這已經不是先秦禮崩樂壞,對道德禮儀肆意踐踏之時代。任何一個朝代,要想取得天下人的信服,皇室必須作為天下人的榜樣,以身而作則。
今日劉徹敢不敬自己的母親,讓王太後有恙,明日就有人敢殺了自己的父母,進而謀逆。
天子是君父,是天下人的君王,被天下人視為父親。
侍奉君父,既是對於君主的尊崇,也是對於父親的孝道。
這就是漢室以孝治天下的根本。
所以,漢景帝在竇太後想越過自己的兒子,立梁王劉武為皇太子時,根本不敢自己來反駁竇太後,一籌莫展之下,隻得讓朝臣宗室挨個去規勸竇太後,而不是想著廢黜竇太後。
漢室國祚逾六十載,一個以孝治天下的王朝,竟然廢黜了天子的母後,這是何等的笑話
即便呂後竇後乾政,無論是惠帝也好,景帝也罷,都未曾對她們本人做過不孝之舉的。
朝野,輿論,天下人的眼睛都在看著他們。
蘇碧曦深知,王太後此舉看似簡單,卻把劉徹置於一個絕境。
身為漢室天子,被自己的母後以性命相逼,本身就是不孝之舉。若是王太後有所折損,劉徹留在史上的罵名可謂是注定的。
須知,除高祖皇帝外,所有漢室帝王的諡號前皆有一個孝字。
劉徹竟然逼得自己的親生母親有恙,哪裡配得上一個孝字
諡號乃是後人給駕崩後的帝王所敬上的。
即便是劉徹身為漢室天子,也無法管得了後世給他所上的諡號。
沒有一個皇帝不在乎自己在青史上的功績,不在乎自己在後世的名望,不在乎天下人對自己的看法。
若他真得不在乎這一切了,那恐怕離亡國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