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朱厚照想到如果自己上來就聽王安石,肯定會被有心人發現,因為太明顯。到時候上來一通諫言也挺麻煩的。
所以他囑咐劉瑾,“你去和楊廷和說這一段不要記……算了,伱還是叫他過來吧。我親自和他說。”
過了一會兒,有些衰樣的楊中允強撐著精氣神給太子殿下行了禮。
“楊先生,我在東宮也不是樣樣事都記得吧?今天下午你便不要記得那麼明確,隻說我在讀書。”
楊廷和愕然,這是什麼要求?
但其實……中允官都不太敢忤逆太子的意思。
“是……”
“殿下,”殿外有個內侍走了過來,“王詹事求見。”
“好。請他進來。”
王鏊現在是常常跑東宮,不過今天剛剛進來,就發現楊廷和從擷芳殿離開的背影。
他一到,此人就走了。
這讓王鏊微微皺起了眉頭。
心中有些疑慮更深了些。
朱厚照則從搖椅上起身,並且讓劉瑾趕緊把剛剛念的書收起來。
“臣,王鏊參見殿下。”
“王先生來的正好。今日我又有幾處不明白的地方想向先生請教。”
王鏊怔了一下,那日之後他自己倒是糾結很久,沒想到太子一如以往。
“殿下。”
朱厚照轉身,“怎麼了?”
“臣今日來,是有一事想向殿下稟報。”
聽他這個語氣就知道應該是有什麼事。
本來,還以為能有東宮日常的一天。
“王先生請說來。”
“殿下,可知李廣其人?”
邊上劉瑾聽王鏊提及這個名字,不由眉頭一皺。
“李廣?”
朱厚照想說是不是飛將軍李廣,但動動腦子也知道王鏊不會在這個時候提到一個兩漢時期的人物。
“是,臣指內官監太監李廣。”
在明朝,不是所有閹人都叫太監,隻有一個衙門的頭才叫太監。像李廣,他就是內官監長官。
內官監主要負責修建營造事務,和朝廷決策中心不沾邊,有點類似於外庭的工部。
此外,由於內官尤其是司禮監宦官不能外派出宮),宦官想去外地公乾,則“必借列內官監銜”。
而皇帝派人出宮,自然是首選信任的。所以內官監的地位一度僅次於司禮監、禦馬監。
李廣是內官監長官,名義上出了宮的太監都要從他這裡過一遍,因為這一點,李廣和許多實權太監都有不俗的關係,在宮內,可以說位高權重。
朱厚照不了解這些,但他看到劉瑾的神色變化,這個老狐狸一般是不會如此的,於是知道此事敏感。
王鏊果然說:“內官監太監李廣,自弘治四年始,建言陛下修建營造太繁,內有壽安、欽安宮,外有神樂觀、太倉、城樓,近來又修建武祠,而且引誘陛下讓京軍修築宮殿,使京軍占役成風,衛戍部隊難以訓練。臣,懇請殿下麵陳聖上,奏明事實,使陛下不受小人蒙蔽!”
他為了照顧太子沒讀書,遣詞都儘量使用白話。
朱厚照卻知道這事兒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些事情肯定有不少人和皇帝提過,但弘治四年到現在都多久了?這個人還是好好的。
“王先生,這件事我知道了。”
“殿下……”
劉瑾精得很,一看王鏊開始鑽牛角尖,便向前走了一步,“王先生,還是先解答殿下的問題吧,殿下今日一直在等先生。”
在太子這個位置,會有太多人為了不同的目的來陳述是非善惡,但世間是非哪裡是那麼容易分清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