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父子之樂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嫡長子 > 第161章 父子之樂

第161章 父子之樂(1 / 2)

第161章父子之樂

自弘治十二年始,由皇太子主持,親自對馬政的官員係統進行梳理,也重新政整治了全國的官牧馬場。

在京師,他支持太仆寺卿梁儲對行政機構進行改革,太仆寺統管全國官牧馬場,包括養馬、調度、輸軍等等各個流程,也不再分設各監,而以‘司’來進行條線管理。地方則設行太仆寺,直接向中央的太仆寺負責。

在地方,他則支持楊一清全麵整頓陝西各處官牧馬場。

春月草長,縱馬於苑。迨冬草枯,則收飼之。至弘治十七年,

陝西馬政在楊一清的治理下已經煥然一新,他自己上疏:臣遍曆其地,酌定三等,開城、安寧為上苑,歲馬可二萬匹;廣寧、萬安為中苑,歲可八千匹;清平、黑水為下苑,歲可四千匹。

朱厚照還記得呢,弘治十二年時,陝西馬場隻有兩千多匹馬……

除此之外,苑馬場也在增加,今年就在平涼府新建了一處安定苑,也是可以歲馬兩萬匹的上苑。

數字的確是漂亮了一點,

其實曆史上,楊一清就是署理陝西馬政非常得力,永樂年間全國有96苑官牧馬場,至明末時隻餘9苑……從陝西來看,永樂時設有24苑官牧馬場,弘治時隻餘6苑,加上今年新增設的,7苑……

這麼慘烈的數據背後,在弘治後期到正德初期,楊一清署理馬政期間,馬政的情況竟然大有改善。

不過,等楊一清離任後,僅十來年後的嘉靖年間,陝西馬政的情況又都恢複原樣。

當然,儘管官牧馬場的情況大有改觀,但馬匹總量不足的總特點沒有改變。

楊尚義的騎兵部隊更是要那種可以戰鬥的精壯馬匹。

不止如此,實際上騎兵部隊看到的是一匹馬,一旦戰鬥,後麵得有三匹馬跟著作為保障,

首先是戰爭中的馬匹傷亡很大,

其次馬所需的糧食也很多、而且很精,需要運輸……基本上一匹精良戰馬的糧食,可以養活25個人。

所以不是把馬養出來,就有厲害的騎兵部隊的,它隻是個必要條件。

人吃馬嚼的,喂養出幾十萬大軍真的也很難。

至今,楊尚義的騎兵不過四衛人馬,共計兩萬兩千人。

後人想象中的二十萬或者三十萬騎兵,不是國力鼎盛時期,根本就養不起。

但好在朱厚照也才十四歲,他還有時間。

這是不講究政治,講究實效的層麵。

在政治層麵,

楊一清這個人讓朱厚照很糾結,因為楊一清可和劉大夏關係很好。

事實上,正兒八經的曆史中,楊一清之所以能從南京那邊的閒職忽然變成山西巡撫這樣的封疆,就是得了劉大夏舉薦。

楊一清後來升任三邊總製,也是劉大夏舉薦。

甚至於我們可以推測,為何楊一清能在陝西把馬政乾得那樣出色?太仆寺歸兵部統屬,沒有兵部尚書的支持,他能做得好事?

所以這兩人的關係是互相欣賞的。

浙江的事,劉大夏已經開始動手了,這個時候忽然推薦楊一清,就讓朱厚照很警覺。

乾清宮的暖閣裡,

皇帝看他麵色並不歡快,便問道:“可是楊一清所奏不好?陝西馬政有他梳理,已然大有起色,太子為何還有苦惱的樣子?”

朱厚照先按下心中對於他和劉大夏關係的疑慮,應著說:“兒臣是在煩惱,楊一清之後,是否還有如此得力的官員。”

現任三邊總製官秦紘已經年邁不可堪用,所以劉大夏開始推薦由陝西巡撫楊一清升任三邊總製官。

他不是第一次這麼提了,楊一清也乾得一直都非常好,按理來說,提拔當然是沒問題。但五年沒動過,其實也是太子在按著這個人。

借口就是,馬政就需要他。

實際上太仆寺改革之後,效率大為提高,倒也不至於離了楊一清就不行了,

“楊一清之前說來京,到了麼?”弘治皇帝問道。

蕭敬在旁回答,“再有兩日就該到達了。”

這是朱厚照想要見一見楊一清。

太子麵見邊關具有軍事色彩的重要官員,其實不太好。但弘治皇帝是同意的。

甚至太子如今的許多行為,皇帝已經不再多管了,而且他也沒什麼好管的,朱厚照不會故意的降智到給自己繡個龍袍穿一穿。

相反,他一直注意維護皇帝的皇權。

“到時候朕讓他去東宮,太子也可以問他是否有乾員推薦。”

朱厚照想了想,現在大約也隻能如此了,於是抬手在奏疏上用朱筆披上‘已閱’兩個字,這封奏疏就到此為止。

自弘治十六年後,他們父子倆每天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在一起,而麵對的工作對象就是奏疏。

如果皇帝身體不好時,他就不來了,由朱厚照一人在此。

即便兩人在一起,所討論的,也都是朱厚照挑出來的重大事件,就像三邊總製官任命這種事。

放下一本,


最新小说: 重生78,從接手軍工廠開始 我將於第七日永生 擁有學習麵板的神豪 言情女主成賣腐工具人後黑化了 萬人迷開馬甲後,對象遍布修仙界 解卿憂 國兵小將葉安諾 末世隨機擺攤,各大基地搶瘋了 末世倒計時!錦鯉娘親帶空間養崽求生 我女朋友是學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