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也放下筆,“軍機處設立後,陛下就可以繞過內閣處理軍務,這是一種法子。陛下也可以選閣老充任軍機處,那樣又是一種法子。所以這……”
“……這是陛下在落子,要看內閣的反應。”李東陽乾脆把話說明白了。
其實這些話都對,但劉健不愛聽,他罕見的敲了一下桌子,“內閣是為了大明朝而設的內閣,不是為了你我才設的內閣,個人的榮辱應該放到內閣來說嗎?!”
他畢竟是首揆,這樣發怒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李東陽無奈,隻能把一份政務奏疏遞上,“閣老,這是浙江上遞的。”
這樣過了幾日,什麼都沒有發生。
王鏊、韓文搬到了新地方辦公,內閣和其他各部也沒什麼異常。
這日大理寺卿洪賢和刑部尚書閔珪把審理劉大夏的結果呈了上來,一個大臣當庭罵皇帝是暴君,這罪有啥可議的,不過皇帝卻召內閣和六部九卿幾位重臣來見。
“……劉大夏去職後,繼任的兵部尚書,你們可有推薦人選?劉閣老,伱以為呢?”
“回稟陛下,通政使王炳,潔廉自持,公私分明,才德俱佳,可為兵部尚書!”
朱厚照麵無表情,眼神亦毫無波動,但心裡知道,王炳之前是支持朝廷出兵的九卿之一。通政使的職位不顯,此番如果真的任兵部尚書,也是為官生涯的一大進步了。
他捏了捏手中的文書,問道:“那麼通政使由誰接任?”
“左通政詹自守為官多年,頗多經驗,可勝任通政使一職。”
皇帝眯了眯眼睛,“既然是劉閣老所奏,那麼就照此辦理吧。另外軍機處是為西北軍務而設立,兵部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王炳既然任兵部尚書,也就入了軍機處吧。劉閣老,你以為如何?”
暖閣裡,眾人的心頭又開始嘀咕。皇帝似乎很尊敬劉健這個內閣首揆,兵部尚書和通政使都是很大的官了,劉健一句話說讓誰當,皇帝就同意讓誰當。
現在還問他這個人入軍機合適不合適。
按照正常的思路來理解……劉健完全有份量和立場就表達他對於軍機處的一些想法啊!
可是讓李東陽、林瀚等人不解的是,劉閣老像個沒脾氣的憨驢,隻回奏道:“陛下聖明。”
“好。”朱厚照似乎有些覺得無趣,“那就這樣吧。”
等到人都走後,皇帝對著劉瑾百無聊賴的來了一句,“這個老劉,不上套。”
劉瑾懂裝不懂,“陛下可太抬舉他們了,眾位大臣始終在陛下的套中啊。”
“馬屁精。朕給你個差事,你尋機再去拍拍內閣的馬屁,就說他們隔日也要入軍機了。”
劉瑾嘿嘿一笑,“奴婢遵旨。”
……
外間,李、謝二人追著劉健不放,他們覺得以今日之機會,怎麼可能什麼都不講?
但劉健內心和明鏡一樣,他是內閣首揆,這種時候最是被關注。不管是禮部尚書林瀚,還是和他同列內閣的李、謝二人,都指望他做出點什麼來。
可是他能做什麼?
軍機處無論怎麼選任官員,都是皇帝的旨意。
如果他因此有激烈的反應,那麼馬上就會被拱上反對皇帝的位置,臣權與君權的爭鬥也就不可避免。
對他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當做不知道,該乾什麼乾什麼,不能越線。
尤其皇帝今日這樣試探,顯然已經對他開始不滿了。
這個時候誰有什麼不滿意誰去說,反正他不去說。
當然了,朝廷裡都是聰明人,大家都想著他這個內閣首揆來頂雷。
甚至於皇帝也在試探他,今日這樣的‘聖寵’是沒有理由的,明明先前還不滿意的,他什麼都沒做,皇帝的態度怎麼會前後完全相反?
如果他真的把這個當‘寵’,胡亂的去做點什麼……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大概就真的要兌現了。
紫禁城就是如此,有時候看似要退其實該進、有時候看似在進其實該退,如果政治不夠敏感,那麼伺候這位正德皇帝,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了……
而說到底其實就一句話,皇帝要收權,他又能做什麼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