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爭名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1章 爭名(2 / 2)

朱厚照要的是名,如果動作激烈其實對他就不利了,“罰俸三月,以示警告,如有再犯,決不輕饒!”

不明白其中要害的人或許覺得雷聲大雨點小,但聰明人都知道,這幫人為什麼會被罰。

這件事其實能特彆明顯得看到皇帝的逆鱗。

皇帝與大臣,開始爭名了。

文人當然重名,但他們不能夠傷害皇帝的名。

“今日既然都來了,那麼便將朝廷的大事議一議。內閣現如今隻剩兩人了,依你們看,由誰補入閣最為合適?”

……

……

楊一清的行進步伐在到達保定府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京師裡傳來消息,內閣首揆劉健被貶去山東做了布政使!

這在大明還是較為鮮見的東西。

而真的聽完皇帝的這一番操作,便是楊一清也有些震撼了。一個少年皇帝,麵對一個威望極高的四朝元老,能將趕走他、穩朝堂、利百姓三個方麵都照顧到,這豈是一般的手腕?

更關鍵的是,劉健走了,下一個是誰?

雖然很多人維持了表麵的好看,對劉健的離去表達了各種不同的情感,不過這都是做做樣子的事情,最為要緊的、最勾人心弦的其實是後麵的事,那是正兒八經的權利和地位。

這對於楊一清來說,其實更是一番折磨。

起因則是張永說過的話。

楊一清老而成熟、忠心為國,對張永這樣的人有一種特彆的‘吸引力’,幾日時間相處,張永對這位楊部堂已經是敬佩的五體投地,有些話也就講得多了些。

比如說……張永在得知京裡的消息之後,馬上就和楊一清說:“部堂,或許你入閣有望!”

楊一清最開始聽了,心中是沒有一份相信,“也不知為何張公公對老夫充滿信心,豈不知本朝還未有邊疆之臣直入內閣的先例。即便不談這些,朝中有王濟之、韓貫通、閔朝瑛等陛下信任的股肱之臣,就是坐好了排序,怕是也輪不到我楊一清的頭上。”

張永卻不以為然,“部堂說的都是一般的想法,可朝廷閣臣選定,最關鍵的難道不是陛下的心意?”

這話什麼意思,陛下難道和這些公公們說了什麼?楊一清不言語,隻看著張永。

張永呢,已經對楊一清保留極少,“咱家記得,陛下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就說過,內閣的結構太單一,除了文臣就是文臣,除了大儒就是大儒,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樣一來,國家大事,不都是文臣說了算?皇帝上哪裡聽得到其他方麵的聲音?而且也不該隻有京官,應該要有一些地方的官員,什麼都有一點,這樣皇帝才能夠做到兼聽則明!”

這些宮中秘聞,如果不是宮裡的公公說,誰又會知道?

楊一清臉上還是沒什麼表情,但他想,“……可老夫,與陛下還隔著東山先生呢。”

“所以部堂不應該再為劉大夏求情了!”

這話說的容易。

“為了一個閣臣之名,要我不做我應該做的事。那我楊一清將自己的前途也看得太重了些。”

“不是謀官,而是謀事。若要謀事,則先要謀身。這可是文臣們說的話。”

“公公的意思是複套?”楊一清搖搖頭,“複套已經入了陛下的心,朝廷有沒有楊一清,隻要陛下想做,就一定做得起來。”

“不,以咱家對陛下的了解,說不定還是要部堂做。其他人,陛下如何放心?這可是國策!難道部堂就放心?”

閣臣之名、複套之策、社稷之利、千古之名……

這些都加起來,壓在楊一清的心頭上,那就重了。

之後幾日他一直沉默,直到走到有人說能看到京師城牆的影子了,楊一清才掀開簾子遠眺了一番,他一臉風霜,望著很近的那座雄城,久久不語。

楊尚義拍馬走近,“部堂可是許久未來京師了?”

“不。”楊一清特有的聲音,磁性而渾厚,“弘治十七年七月,我便來過。短短一年,這裡已然翻天覆地了。”

“當時如何?此時如何?”

“當時滿心忐忑,此時忐忑滿心。楊將軍,我講這話不知道你能不能聽得懂,但以你之才,做官最好要做邊疆的官,如此,世代榮光、榮華富貴不在話下。這城,還是不要入得好。”

楊尚義眼神複雜,“咱們明明是打了勝仗來的,難道還有什麼不測?”

“你是勝仗,但老夫的這場仗才開始。”

張永說的話叫楊一清害怕,如果陛下真以閣臣重任相托,他又該如何處置?開開心心接了啥話不說那是忘記劉大夏之恩,如果不接,又是負了君臣之義。

要在忘恩負義之間選一個,這是天下第一難事吧,甚至於比打贏火篩還要難。

之後馬車走著走著忽然停了下來。有人過來和楊一清稟報,“部堂,宮裡的侍從室來人了。”

侍從室?楊一清眼猛得一睜,那不是皇帝設置的新機構嗎?

====

過年太忙,能寫六千我就寫六千,寫不了就努力寫四千。年三十、大年初一還是可以更新的,但是我不是可以啥事不管的小朋友……親親友友的,其實比上班忙,也比上班累。一月份的更新稀爛,等過完年,我會改正錯誤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我撿到了落寶金錢 重生高武世界,其實我是魔修 失蹤三年,隔壁女帝打過來了 鯊齒鱷吻間 1980紅頂商人 都死了,渣夫才知道我是他白月光 港片:暴反派,大嫂給我跳大擺錘 病嬌女帝:找到你了我的太傅大人 抗戰:我覺醒殺星係統 這樣的修仙真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