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摸了摸下巴,還是說是他的錯覺呢?
但他總覺得這事兒好玩,百姓們談談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一個好色的人被禁欲,這就是個獨立的故事,反正懷遠伯本來就喜歡小姑娘。
可知道懷遠伯和梅府有牽扯的能有幾人?
梅懷古聽得有些發蒙,這其中難道有什麼事不成?
“……既然知道懷遠伯與梅府的事,那麼說明傳話之人不是普通人,既然不是普通人,就該知道朕沒有見過你妹妹。有人,想挑事。”
皇帝眼神一凜。
有些事他也差不多想明白了。
南直隸、浙江、福建,近來都有奏疏呈遞,說是顧佐在浙江上下其手,大肆貪墨,甚至把查抄的名畫、古玩全都換成一般的再送進宮裡,留下那些好的自己收藏。
如此飽滿的細節令朱厚照都有些恍神,所以他才心情不好。俗話說人心隔肚皮,他也在想萬一顧佐就是個大貪官呢?
就像嘉慶皇帝,麵對乾隆晚年的官場貪腐,他也大力整治,搞了幾個廉政模範,最後一查也是貪官。乾隆自己還特信任王亶望,結果弄出史書上都是笑話的‘甘肅冒賑案’。
官場上的事尤其難說、尤其難辨,從朱厚照的角度來說,他憑什麼就認定顧佐一定清廉自守呢?從情感出發,盲目的相信一個人,其實也是政治幼稚。
就像他一樣信任楊尚義,但是大明騎兵的統帥不能再讓他當了。
說起顧佐……小錢應當不會,但浙江的事牽涉到數百萬兩銀子,這麼大的財富難保不會有人眼饞。
顧佐前往浙江的時候,聖命都察院副都禦史章懋一同前往,這是個海瑞一般的人物,所以或許應該把他叫過來問一問……
又或者叫毛語文去查一查。
這些都不算難事。
但如果真的這麼一查,查不出問題倒還好,要是查出了問題怎麼辦?
把顧佐處理了?
這倒不是大問題。但其實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就是否定了少府麼?!
現在他這個皇帝和少府令顧佐差不多是同一時間遇到了‘危機’,會是巧合嗎?
細想起來,這個謠言來得太奇怪,參奏顧佐的奏疏也來得太奇怪。
會不會是朝臣們攔不住皇帝以皇權來設立新的機構……朱厚照手指摩挲著……所以盯上了作為皇帝代言人的少府令顧佐?
其實說起來邏輯也通,浙江那邊家破人亡,銀子、商鋪全都被搶到了北方,發動戰爭、大興土木……乍看起來,皇帝這事兒辦得不地道。
但朱厚照不確定梅懷古說的這個謠言是不是針對他而來,又或許故事本身這樣傳播形成了這個謠言,畢竟這很難界定。
如果要確認,就隻能再進一步。
而這一步,他還必須進,因為一旦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那就說明暗地裡有什麼力量把矛頭對準了他這個皇帝,想要來一招釜底抽薪。
……說過多少次了,
道德的那個高地,誰爭誰死。若真有膽大的要他下來,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是他的逆鱗。
“懷古。”
“微臣在。”
“朕聽說,梅府富貴,宅邸修建的富麗堂皇,院落之中假山、溪水、庭院、桃花……應有儘有。朕竟也想去瞧瞧呢。”
梅懷古眨了眨眼睛,在他聽來這話,可就意味深長了。
假山、溪水、庭院、桃花,就是再好的東西,皇帝還能有沒見過的?這話他自己都不敢說,皇帝沒有,你有,你啥意思?
所以真正可以拿出來講梅府有而皇宮沒有的,其實……是人呐。
“臣、臣所居陋室,若是能得陛下聖體親臨……必定,必定……福氣滿園。”梅懷古一激動,話都有些說不利索。
“找個時間吧。”
“是。”
朱厚照又靠過去,“派個人去顧府。”
梅懷古眼睛一眨,“少司徒府上?”
皇帝已經不回答了,至於答案應當不難知道。
他信任顧佐,這是君臣相得,但接下來的事不知道大小,而且往後少府令職權太大,所以先派個人過去,這是手段。
談不上什麼卑鄙不卑鄙,也不存在任何一點道德壓力或是內心糾結,他要當的是好皇帝,不是好人。
===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