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官怒 造勢(六千字,合起來發)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嫡長子 > 第281章 官怒 造勢(六千字,合起來發)

第281章 官怒 造勢(六千字,合起來發)(1 / 2)

第281章官怒造勢六千字,合起來發)

詹秀山等四人橫屍於北鎮撫司,這種事自從弘治十二年還是皇太子的朱厚照限製錦衣衛酷刑以來,還是第一次發生。

所以自數天前由《明報》公之於眾後,就在京師之中引起議論紛紛。

老實說文官還是非常憎恨這種刑部之外的‘司法部門’的,它可以不經審查、批準,不講道理、不講方式,說把你抓進去就抓進去。

廠衛,廠衛,這是合在一起說的。想想文臣對於太監執掌的東廠有多大的敵意,錦衣衛是何形象就不必多說了。

最早朱元璋還把錦衣衛撤銷,就是自己都覺得它的權力太大。

到詹秀山案發生的今天,朝臣們曆經弘治和當今皇帝兩位仁慈君主,應該說是由儉入奢。這個案子是叫他們回到錦衣衛的恐怖之下,誰能輕易接受?

幾經渲染之下,朱厚照的禦案前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參奏奏疏。不過濺起得水花並沒有特彆大。這樣一拖之後,文官乾脆在早朝時當著皇帝的麵直接上奏。

這幫人也是知道朱厚照不會隨便殺人,所以梗著脖子就在奉天門義正言辭:“……錦衣衛指揮同知毛語文招權納賄,其門如市,茲幸罪惡貫盈,若其今日死,則明日朝野無不稱快!弘治十二年,陛下昭示天下,限刑限典,彰顯仁德,萬民稱頌,然今日尚有戶部貴州司郎中詹秀山等人倏然鋃鐺入獄,不日竟失命於暗室,此而不懲,何以示戒?臣乞拘毛語文及其親信之人,責取薄籍,付之法司,從實具奏,以清仕路!”

“臣附議!”

朱厚照抬眼望去,發現竟然是那個以廉潔之名讓他記住的章懋站了出來,老頭兒以供品招待客人這一點,可是記載於史書的。

章懋有些瘦削,花白胡子稀稀疏疏,執笏板彎腰的動作極緩,但是一出聲卻高亢有力,“陛下聖君在朝,朝野清明,萬象更新!然詹秀山等無端暴死於昭獄,若不昭雪,臣恐天道不昭,災禍備至。毛語文此輩心術奸邪,蹤跡詭秘,吮癰舐痔,何所不為,婢膝奴顏,無複羞恥。此而不治,後將奚懲?伏望陛下大奮明威,特加罪黜,以正典憲!”

這還不算,又來一個禦史也站在章懋的身邊,加上重重的一句話,“臣附議。且臣恐風聞之言,猶有未儘,仍乞敕錦衣衛南鎮撫司發下其賄貨薄籍,容法司逐一查究!”

朱厚照這樣的話聽了很多,但還是覺得這幫人也是趕儘殺絕的狠。最後的那話的意思就是,我們風聞來的罪狀,可能還不是全部,懇請陛下把他的案底都翻出來,一個一個查!

這是恨死錦衣衛了。

朱厚照正襟危坐,耐心的聽這些人罵完,然後說:“戶部貴州司郎中詹秀山暴死於昭獄一案,朕於多日前就已收閱多封奏疏,不是批了查明具奏嗎?李閣老、謝閣老,情況究竟如何?”

李東陽出列回奏:“啟稟陛下。詹秀山一案,臣已按朱批轉刑部、大理寺,據實查清幾人所犯之案。據刑部回文,詹秀山等人並無前科,實不知為何錦衣衛要突然抓捕幾人。至於如何暴死昭獄之中,其中種種,內閣與刑部、大理寺並無職權過問。”

說白了,錦衣衛是皇權特許,他們弄死了人,你問我乾啥?

牟斌馬上拱手而來,“陛下,前日毛同知已因公出京,是否需下旨召其返京,當庭質問?”

“這個案子,查不明嗎?”朱厚照望向牟斌,眯了眯眼睛,“牟指揮,錦衣衛在你治下,出了人命案,伱一字不知?”

牟斌撩官袍跪了下來,“陛下,抓捕詹秀山等人臣並未過手,上下同僚俱為見證,請陛下明察!”

牟斌有一定的名聲,所以他說的話,很多人都會選擇相信。

他出此言之後,還真有三兩人出來為他站台,這樣朱厚照也就不好再追下去了。

正是尷尬沉默的時候,刑部尚書閔珪出列,“陛下!臣有本奏!”

“說。”

“微臣以為,詹秀山等人並非死於毛語文之手!”

閔珪是刑部尚書,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他竟然在這個時候講這種話,文官群體之中一下子如同炸開一般,馬上就是交頭接耳,各種低聲驚呼、駁斥,不絕於耳。

劉瑾往前一步:“肅靜!”

朱厚照看著這個滿臉皺紋的老頭兒,說實話他有的時候還是蠻羨慕閔珪的。

這家夥……有點兒某些現代人的三觀。就是我就說我認為對的,我不管你,你不喜歡我?勞資還不喜歡你呢!

上次,皇帝震怒,他在那麼多人不敢說話的時候頂著朱厚照的怒火為劉健求情!

那不是因為他賣前首輔麵子,那是他覺得劉健真的不至於有那麼大的罪。

這次他頂著朝臣,為毛語文開罪,自然也不是害怕這個錦衣衛的二把手。

反正這樣的人不會有很多朋友,但是架不住皇帝信任,算上之前朱厚照監國時,閔尚書署理刑部已經有六年之久了,而且位置越做越穩當。

“微臣執掌刑名至今,所見之案不計其數,還未見過犯人自己給自己挖坑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毛語文其人雖然囂張跋扈,但是於聖旨卻不敢輕違,陛下明旨,昭獄之內不可輕用重刑。天下臣民皆因此言陛下仁善,難道毛語文會不知?更何況此案不是重刑,而是直接殺人?!此其一不通也!”

“再者,毛語文抓了人自有其目的,臣雖不知詹秀山等人所犯何事,或者他們本身並無事,不論如何,毛語文的目的都不是殺人。陛下細想,若毛語文欲殺人,何必先將其抓進昭獄之內,冒著違抗聖旨這樣殺頭的風險?這不僅多此一舉,而且愚蠢至極!此其二不通也!”

“其三,毛語文抓了詹秀山等人,是想方設法要審問他們,怎麼會不明不白的就將人殺掉,自斷線索?!此其三不通也!”

“有此三處講不通,微臣可以斷定,詹秀山等人之死與毛語文毫無乾係!今日此番話語,不是為毛語文說,而是為公理說!”

閔尚書一二三點分析的頭頭是道。

不過他分析的越有道理,其實不認同的人就越發憤怒,所以他的話音剛落,就有暴怒之聲響起。

“荒唐!”

“荒唐至極!”

“毛語文其人,素來殘暴,殺人毀家他眼睛都不眨,麵對此等奸邪之輩,大司寇竟然要講出他殺人的道理!毛語文殺人,何時講過道理?無辜之人死於他手中的還少嗎?此荒唐一也!”

“再有,大司寇說毛語文其人雖然囂張跋扈,但是於聖旨卻不敢輕違,這話是何意?難道聖旨允許他囂張跋扈嗎?此荒唐二也!”

“其三,刑部與大理寺都查過詹秀山等人案底,這四人都並無前科,可他們卻不明不白死在了昭獄之中,這本就荒唐。而大司寇不為冤魂昭雪獻策,反而為一個殺人魔頭脫罪,這更是荒唐中的荒唐!”

這一番言論乃是都察院右副都禦史謝光爕所說,一二三也挺有道理,論口才應當不輸閔珪。

有這樣兩個高官在爭,其他人也就敢說話了,反正皇帝要是怒了,也有閔珪在前麵頂著,於是乎奉天門前吵成了一團。

但凡是個人張個嘴,就要把毛語文殺掉,從天上老君講到土地公公,從三皇五帝,講到太祖太宗……他一句你一句,吵得朱厚照腦袋都要暈掉。

等到太陽慢慢升起,他甚至能看到陽光下吐沫星子紛飛的場景。

老實說,朱厚照是醉心政務,但不是醉心吵架……

就這個節奏,他也沒辦法一直專心,聽著聽著其實就已經開始雲遊天外,沐浴清晨陽光的同時也在欣賞天上的雲彩,看得多了,還微微有些困意。

直到有一個高亢的聲音將他從白雲之端拉回到現實之中,

那聲音中還帶著滿腔的哭聲,尾音還拉得極長,“陛下!!”

朱厚照頭皮一擰,視線向下便看到一個哭得老淚縱橫的臉,“朝廷命官,死於昭獄,若使含汙忍垢,行凶者法外逍遙,則朝野之臣必將悲傷抑鬱,九幽之下,詹秀山等人即便死填溝壑,亦目且不暝。臣仰惟聖仁如天,正典行焉,以昭天日,還清白於天下!”

“陛下!”閔珪某種程度上也是愣頭青,不管怎麼罵,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朝廷行事,自有法度,不可以錯製錯,既然是還清白於天下,那便還真正的清白於天下!”

朱厚照知道吵得差不多了,很多人應該也上了頭,他站起來說:“朕覺得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弘治十二年,朕確給錦衣衛下過令,那些殘酷的重刑實在不宜輕用。尤其是用於朕的大臣之身,便如剝皮抽筋……朕聽了都不忍心。朕常說,即便朝中大臣切切實實犯了大錯,但隻要能說出他一個功勞,那便不至於用此重刑,如果確實犯了死罪,下旨問斬即可,何必折磨於人?如果什麼殘忍手段都用上,那麼人與禽獸何異?”

皇帝這番話是合了文臣心意的。

於是奉天門外跪下一片,那句‘陛下聖明’,朱厚照相信很多人真心的。

“既然重刑不讓用,那麼未定罪便出人命,則更加不可接受。左副都禦史、右副都禦史所說的也是很多臣子的肺腑之言,朕聽進去了。朕覺得錦衣衛從上到下都要反思己過,首先是確保不能夠再有這樣的命案發生,朕還決意改組錦衣衛,弘治十二年所說的重刑不可輕用,其實是模糊的含義,比如說烙鐵塊,這是不是重刑?有人說重,但也有人說不重。牟指揮使也不可能天天拿著這些問題來追著朕問,所以朕想將刑罰明確下來,甚至可以在弘治十二年的基礎上,適當擴大重刑的內涵,這也是錦衣衛中不再出現未罪先殺的一個保障。”

改組錦衣衛?

牟斌聽後瞬間覺得不對勁,這麼大的事,為何他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卻不知道!

不過他卻不敢問,問了朱厚照也會問他,憑什麼那裡死了人,你還敢振振有詞的說不關我事!這和這幾年來朱厚照所強調的領導負責製是不太對的上的。

你管的領域,你怎麼就沒責任了?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最大的負責人。

也許這種說法有些強詞奪理,好像出了一點問題一把手都得負責。但是從皇帝角度講,他隻能這樣。否則各個領域的一把手在出了任何問題之後,都找個理由說,啊,這和我沒關係。那管理就是個笑話。

其他臣子則覺得,皇帝的這個主意很好。


最新小说: 俗仙 亂世饑荒:我打獵趕山當皇帝 資本家大少爺?正好扛回家做老公 流放?改造反派一家,頓頓有肉吃 重生八零,二婚改嫁大佬搞事業 神級選擇:我的獎勵不對勁! 八零小嬌軟,帶崽隨軍後被寵上天 攬腰!失控!清冷大佬親到紅溫 這遊戲也太逆天了 兩眼一睜就是殺,都重生了磨嘰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