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封建
隨著各地督撫和三司官員陸續進京,皇帝每日時間安排的越發緊湊,說起來其實也比較辛苦。
而一旦皇帝都開始辛苦了,各地的大臣也好不到哪裡去。
大明朝的稅糧分為夏收和秋糧,其中秋糧又是主要,而秋糧的結束日期大約就是要到來年的二月,所以最近皇帝都在看各地的秋糧數據。
雖說朱厚照很想看到數據增長,但其實他在節奏上很控製,以免地方官員為了盲目提高這些數據而對百姓橫征暴斂。
他隻是針對那些答不出或是答錯的官員比較苛刻,早在他還是太子監國的時候,就要求過六部以實務為先,現在輪到了地方的要員。
而各地官員進京之後,也開始了人情活動,京師當中各處酒樓熱鬨非凡。
文人才子賦詩而慶: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宸遊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
這是宋代詩人蔡襄所作,其意是說,宮外千座燈山高高聳立,無數寶燭點燃,到處徹亮到明日。
恰好正如京師南城的熱鬨景象。
皇帝廣開言路,邀請天下重臣相商國事,各種意見都在被提出,雖說皇帝不可能每個都采納,但隻要被朝廷引起重視的,也都是關乎百姓切身之利的善政。
天子有此作為,民間自然稱頌。
所以近來喜事連連,也就是皇家子嗣問題摻雜在其中,使得有些人開始對王守仁提意見。
其實永壽宮裡的兩位也在想辦法,
皇帝的規矩,處理政事的時候不得打擾。她們沒有辦法,於是就熬些補湯給送到乾清宮。畢竟再忙,喝口湯的功夫還是有的吧?
令她們欣喜的是,皇帝不僅喝了,而且每次都有讚賞,說兩位貴人用心了。
這樣梅懷笑和梅懷顏頗受鼓舞,
閒時,她們也會去問秋雲,探聽皇帝到底喜歡吃些什麼,後來知道是喜歡吃魚,魚肚子上最肥的肉尤其喜愛。
魚有些麻煩,因為吃魚有風險,萬一被魚刺卡住,這可怎麼辦?
真要是出了這個事,那梅府上上下下都能被嚇死。
後來秋雲給她們送來了幾個人,專門是挑魚刺的。
正在相談甚歡時,兩名太監拎著食盒回來。
梅懷笑是姐姐,所以處處主事,起身便問:“怎樣?陛下喝了麼?”
“喝了!”太監欣喜答說,“陛下不僅喝了,還寫了便帖。請兩位貴人閱。”
聽聞皇帝寫了東西,邊上的梅懷顏都忍不住近身湊過去看。
其實也很簡單,皇帝喝完就順手寫了四個字:甜淡相宜。
秋雲在一旁也有些驚詫,原先還以為皇帝是不懂女人心,沒想到其實也蠻擅長,就是這四個字便能讓這對姐妹開心異常。
其實朱厚照怎麼會不懂。
男女相處之道,如果處於被付出的一方,所要做的非常簡單,就是有回應就好了。
熬一碗湯忙的多,還是寫四個字忙得多。這個賬他還是算得明白的。
“看來陛下很喜歡喝。”秋雲也在邊上說著好話,“這些年,奴婢們伺候陛下,倒也得過賞,不過有親筆寫於帖的情況實在不多。”
懷笑、懷顏兩姐妹果然開心,且動力更加十足,“既然陛下喜歡,那便多熬些給陛下。”
“那倒不必。再好吃的東西,每日都吃也會膩的。”秋雲對此是有心得了,為了皇帝的口腹之欲,她們這些人都研究好幾年了,“還是多幾種花樣,隔開吃,隻要陛下每次喜歡,就是最好。”
懷顏溫婉些,她輕聲說:“那明日再做彆的好了。”
“嗯。”秋雲點頭,“隻可惜陛下國事實在繁忙,否則兩位貴人如此用心,以陛下寬仁隨和的性格,定會來永壽宮。”
提到這個,她們兩個就有些難過了。
便是‘那個事情’,
首先張太後提過,
其次就是娘家人大概是在外麵也聽說了什麼,所以幾經轉手遞了一封信進來,問外麵所傳是否為真。
因為她們入了宮,所以古氏在梅府的地位陡然上升,梅夫人現在恨不得將古氏作為閨中姐妹一般去對待。
而她們兩位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那個事情。
懷笑和懷顏也是會感知的,各方的關切傳來,自然而言就會形成對她們的壓力,雖說她們也知道自己是商人家庭出身,不指望爭什麼,但是那畢竟是壓力。
秋雲一看兩人都抿著嘴唇有些犯愁,也知道其緣由,於是便解釋:“……聽外臣說,近來各地的督撫要員都陸續進京,所以陛下也比平常時候更加繁忙。兩位貴人也不要多想。”
懷笑不敢說其他的不敬的話,隻是小心的問:“秋雲姑娘,我們當然不敢耽誤陛下的大事。不過,按照往年來看,陛下何時會比較清閒?”
秋雲仔細想了想,
要她來說,其實皇帝更像個獨居者。
他永遠能自娛自樂,把時間安排給自己。
實際上,如果不是這種性格,叫一個後世人常年待在紫禁城,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不要說這麼小一個城了,好些人待在大城市裡時間一長還要出去旅遊呢。
秋雲看到的皇帝就是這樣,要麼是在處理國事,要麼是在讀書,確實有時間了,就會去書院,前段時間還去看了正陽門下的不夜城。
偶爾絕對清閒的時候,皇帝就會休息,一段時間內誰也不見,像是一種恢複精氣神的感覺。
“奴婢想,或許三月這次朝會開完以後會好些,不過陛下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時間。”
懷笑和懷顏略顯失望。記得家裡人與她們說過,宮裡的女人最怕時間長了,肚子卻不見動靜。
秋雲說道:“也是那些外臣,不知道愛惜聖上龍體,他們一邊要皇家子嗣傳承,一邊卻總是有那麼多的煩心事要聖上處置。”
“可不可以……”懷顏雙手交叉放在小腹前,她本來是要說什麼的,但是話講到這裡,似乎是覺得害羞,眼神一偏,滿臉嫣紅,難以啟齒了。
懷笑忍耐不了催促說:“若是有什麼便講。秋雲姑娘和我們一樣,也是實心為了聖上好的。”
“是的,小貴人,再說……”秋雲也湊近些,“再說咱們都是女人,什麼話都好講的。”
懷顏還是害羞,但她的性格不善於違逆彆人的意思,所以也是聲若蚊蠅的說了,“我是在想,陛下喜沐浴,便是再忙也要沐浴,好不好,我與姐姐去……去……”
伺候那兩個字大概是實難講出口了。
秋雲一愣,她也沒想到是這樣。
這個小貴人看著恬靜,沒想到心思卻大膽。
這主意,便是懷笑都要臉紅,但她也不否認,的確是個辦法。
反正不管怎樣,皇帝都是要沐浴的,而且頻次很高。主要就是看秋雲同意不同意。
實際上,這事兒也有些為難。
“……倒,也不是不可以。奴婢隻怕,兩位貴人沒有乾過伺候人的粗活,萬一出了差錯,反倒是個禍事。”
“那我們學一下好了。”
秋雲抿了抿嘴唇作思考狀,“那……那也行。”
朱厚照當然不知道後宮當中在計劃這些事情,他正在召見陝西巡撫齊承遂和太仆寺卿王稟。
陝西馬場經過這幾年恢複,逐漸增加到了八處苑馬場。
馬政太過重要,所以朱厚照一直都比較關注。
這兩人三言兩語已將陝西馬場勾勒清楚,“……弘治十八年,陝西共有牧馬草場16.8萬頃,增加了3.4萬頃,共蓄養戰馬1萬8千餘匹,牧軍從最初的748名增加為4808名。”
“尤其弘治十七年,陛下力主修複的安定苑,其建成的馬營大城共有中營、原川、稠泥河、衙門、石峽口、雙井等六營。中營舊有城堡一座,原先損壞,且地基狹窄,此次修繕於本城向南拓展三十五丈,其北邊有山,斬削成牆,將其餘各牆則加以修理,東西共二百步,南北長二百七十步,周長二裡六分四毫;而原川、稠泥河、衙門、石峽口四營,年久亦多損壞,也一並督軍修葺;雙井原無城堡,於本營修築小堡一座。”
“安定苑經過此番修繕,到明年此時,僅這一處馬場,臣就敢擔保陛下歲可得馬一萬匹!”
朱厚照一聽看手中的東西,一邊聽他們兩位講,又問道:“弘治十八年,朝廷下令修繕惠安苑,現在情形如何?”
“回稟陛下,惠安苑也在大力修複,過去一年來主要是清複牧馬草場、增置牧馬軍人、增加苑寺種馬、稽考騎操官員、添設馬營城堡,這些都有進展,隻不過時日尚短,等到今年底,就可蓄養戰馬至少五千匹。”
朱厚照又問:“這些草場說是恢複,難道沒有人奪去種糧麼?”
“倒也有,不過馬政乃陝西最重要的政務之一,臣若是遇上得罪不起的,那也隻能向陛下奏報了。”齊承遂倒也是會說話。
朱厚照明白了,那意思,我畢竟也是陝西巡撫,一省的老大。那麼大的國家,總不至於隨便出來一個人就比我官大。
主要還有個楊一清,他先前任陝西巡撫也是力主恢複馬政秩序。
“這些數字,可都是人命啊。”朱厚照感歎,“朝廷近些年在有序的將民牧退出,西北多養五千匹馬,就有五千戶家庭,一兩萬的百姓就能脫離苦海了。”
這話說得齊承遂和王稟心中動容。官牧之所以受皇帝重視,其中一條也是民牧害百姓太苦,弄得不好,就可能來個河北大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