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是你們逼著朕擴充錦衣衛
好不容易出宮一次,碰上這樣的事,實在讓朱厚照覺得晦氣。
以至於接到入宮旨意的大臣都覺得很意外,皇帝明明已經宣布免朝三日,為何頭一天還沒過就會有聖旨。
不過京師正陽門外的事動靜不小,既然武定侯能夠聽到消息趕過來,說明也會有些大臣收到了消息,其餘不提,應當是與皇帝微服出巡有關。
似毛語文這般掌握京城動態的特務頭子,反應更加迅速。
朱厚照將小竹樓的門簾一掀就見到他率領人馬沿街叩拜。
“微臣錦衣衛副使毛語文,前來護駕!”
朱厚照略微愣神,隨後再看此時的街道已經空空如也,就是明亮的水雲間客人也都不見了。
又是錦衣衛、又是東廠的,動靜還是大了點。
“正巧你來得及時,你現在就帶人,去將許幫、還有什麼鐵錘幫、白幫的所有可以叫做幫主、堂主抑或是什麼主的,全部捉拿!漏了一個,朕唯你是問!”
“微臣領旨!”毛語文對這個事情是熟門熟路,而且他也不問為什麼。
倒是劉瑾在邊上提醒,“陛下,今日這事不消今晚,朝野便會人儘皆知,到了明日,百姓也會人人聽聞,抓人,是不是最好要有個罪名?本來,也會有言官會聒噪,說陛下微服……”
劉瑾是擔心,那幫言官不敢說這個手段堅決的皇帝,全都調轉槍口往他這個太監的身上打。
朱厚照略微沉吟,他考慮的倒不是言官,而是日後。
“……有些道理。那這些人的罪名就定為聚眾為幫、肆意亂政!”
這八個字說得劉瑾心頭一顫,如果是‘欺壓百姓’這類罪名,說實話隻要沒有惡劣情節,也就是坐上幾年牢,最多不過流放,但怎樣都不會要了性命的。
可‘聚眾為幫、肆意亂政’這是個什麼性質!
劉瑾不敢多話,作為一個太監他不會去心疼這些人命,他隻是有些驚訝於皇帝竟然在這件事情上如此大動肝火。
毛語文也不會多說,不要說殺幾個百姓了,就是那麼多官員的人頭他也割過,又能怎麼樣?
但到乾清宮裡討論的時候,幾個大臣都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這樣子實在殺伐太重,尤其正德這個年號剛剛第一年使用,而且眼下剛三月,
古人所講究的那種春天是萬物複蘇的時候,搞這麼多殺頭……實在不好。
“……且,各幫眾之中,不皆是壞人,欺壓百姓者有,行俠仗義者也有,即便朝廷要殺人,也該分清黑白、明辨是非,如此方能服眾、安眾。”
閔尚書的個性,即便是皇帝背對著,不願意聽,他該說什麼,也還是要說。
不過朱厚照也是很有個性的人,他不會聽的話,該不聽還是不會聽,“皇城腳下都有幫眾了,閔尚書,伱可知道幫眾意味著什麼?”
閔珪不言。
這幫人如果成千上萬,又堅決服從一個所謂的幫主,到時候皇帝的話在京師就不如一個幫主管用了,這叫什麼?
再極端一點說,一旦這些人和敵人進行裡應外合,那大明的京師做什麼防守能有用?
朱厚照略嚴厲的眼神撇過去,“天下的事,其中貓膩朕有的都知道。但這裡麵有一些朕能忍,有一些朕不能忍,做這件事的人心中也要有數,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大明疆域萬裡,成幫成眾中不下萬千,朝廷從來沒說過這件事。”
“所以你們或許覺得朕是小題大做、甚至就是惱羞成怒,於是借題發揮。這,未免也太小瞧朕了。朕所指的要害,就是聚眾為幫一事,這件事,朕不許,朝廷不許!如若照你所說,朝廷去仔細分辨,做善事的放了、做惡事的砍了,那麼沒了許幫,明日還會有李幫、王幫。到那個時候就沒完沒了了。”
“再有,肆意亂政這個罪名,他們也一點不冤。不夜城是朝廷的大政吧?其中用工的價格每日三十文也好、二十文也好,這都是官府明碼標價打出來的,現在他們在這裡隨意的攪合,這是不是亂政?”
戶部左侍郎、少府令顧佐一直還跪在邊上一個字沒講,今天這個事情,如果真的要找一個人擔責,那他一定是最主要的那一個,跑都跑不掉。
“可是陛下……天子微服一回,便要了這麼多人命,臣恐有傷聖德呀……”閔珪還是沒放棄的說。
“就這幫人,老百姓不知道多恨他們。朕就不信了,殺了他們能傷朕什麼聖德?”朱厚照一擺手,“好了閔尚書,這一節朕心意已決。你知道朕的脾氣,能聽你的,早就聽你的了。”
這句話是來堵閔珪的嘴的。
再說下去你就是自找難看。
所以閔珪無奈,作為刑部尚書,接下來他也隻能照旨審理了。
皇帝對此明顯是要斬草除根的態度。
作為刑部,他和趙慎這一正、一副其實還好。
麻煩的是戶部和兵部。
一個直接管著不夜城的營造、一個掌京師盜賊拘捕。
結果皇帝微服出了這檔子事。
戶部韓文、顧佐,兵部王炳,對他們而言才是考驗。
當然了,還有那個一直跪著還雙腿打顫的武定侯。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些應該來的人沒來。
朱厚照視線一偏便落在了他的頭上,“武定侯,你往前來。”
“是……是!”
他現在是隻要皇帝喊到他的名字,他應該就會心提到嗓子眼,所以講話也有些顫。
就連起身都不敢。
皇帝都給那些人定了這麼重得罪了,他這小命還不知道會如何呢。
“朕問你,這個許辰,和你什麼關係?”
“回…回陛下,此人乃是臣的一個家奴。”
“家奴,另外的幫派和你沒關係吧?”
“沒有沒有!臣對天起誓,絕對沒有。”
朱厚照冷笑一聲,“就是說嘛。這件事不應該隻有武定侯府做了,京師裡其他的老爺們看著這筆銀子就都沒想著伸手?顧禮卿,朕也一直在等你回話!”
照理來說,顧佐是無論如何都應當知道的。
聽到皇帝念到他的名字,顧佐也是腰背驟緊,“朝廷出此醜聞,其關鍵在臣失職,臣聽聞以後萬分慚愧、痛心疾首,陛下一片愛民、為民之心卻不想都是肥了他人之腰包。不過臣也有幾句忠心之語,不得不奏。”
“你說。”
“是。關於朝廷所招募的窮苦百姓聚眾成幫一事,微臣確有聽聞。不過百姓聚集乃是常有之事,小的有同族、大的有同鄉,因而臣初時並未覺得此事會惹陛下盛怒,否則臣定會平此事於萌芽。”
朱厚照明白他的意思,
顧佐是都知道,當然也知道百姓拿不到該拿的三十文。
但這件事在他的概念裡是正常的。不要說三十文,能拿到二十文,這就算是他們這些當官的為政有道了。
這種東西都是對比出來的,現在吏治敗壞,就連邊軍將士的軍餉都被克扣,這些百姓孬好還能拿到工錢,又什麼問題?
“其二也正如陛下所說,大明疆域萬裡,若今日朝廷以聚眾為幫之罪滅了這三幫,那麼其他的幫眾是滅還是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