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學生那句話答得可稱得體?”
乾清宮,嚴嵩驚魂一夜,真是把他嚇得夠嗆。他在京師毫無根基,真要出了事,連個奔走相救的人都沒有。
“謝以中是閣老之子,總不至於與你有過節才是吧?”
嚴嵩想到謝丕撞到他那一下,也很是不悅,“他事後倒也來道歉了,說是無意,可學生覺得哪裡那麼湊巧?”
“此言差矣。”趙慎是了解自己的學生,他就知道嚴嵩要怪罪人家,“謝以中家教頗嚴,入了宮以後,其父必定對他更加嚴加管教,這樣的人,就算要有什麼小動作,也絕不敢在禦前。所以為師倒覺得應當是巧合。好在,你的回答切中要害,陛下也是滿意的。”
嚴嵩暫時將謝以中拋在了腦後,陛下能滿意,他也就沒那麼大的怨氣了,“對了老師。今日之事,閔尚書與陛下有所爭執,之後這些所謂幫眾之人的審案,說不定也會是老師一個機會。”
嚴嵩對趙慎這事兒如此上心,便是他倆之間的密切關係。
但是趙慎卻給了他一個嚴厲的眼神,“這樣的話,以後不要多說。”
“老師?”
“閔尚書在朝野之中名望頗高,你的心思既不能做,也不能說。再有,人家幾朝元老,與陛下相爭又如何?爭完了該去做時,難道還能違逆陛下的旨意?若真是這樣,那便不是閔珪了。”
年輕的嚴嵩聰明、權謀的底子都是有的,但似乎還是急躁了些。
不過嚴嵩自己卻不這麼認為,雖說閔珪不會抗爭陛下的旨意,不過他不讚同陛下卻是明的,所以稍微做些動作‘促成’一下不就行了?關鍵不是閔珪有沒有做什麼,而是陛下是不是相信閔珪做了什麼,無非是他這個還算有些正直的老師不願意罷了。
不願意他也沒有辦法。
“……不論如何,此次案件還是會交由老師審理,卻不知老師是何打算?
趙慎也在仔細考慮,天子之怒,誰也擋不住,所以抓得少了不行。
但這次的關鍵在於許多人都是在普通百姓中抓的,皇帝愛護百姓人人皆知,萬一他抓得多了,其實也不好。
上一次加這一次,京師裡的案子可真比在他南贛的時候查案難多了。
天逐漸亮了以後,錦衣衛和東廠開始猛然行動。
因為大肆的抓捕活動,導致不夜城的營造活動實際上已經處於停滯狀態。
以往在街頭巷尾耀武揚威的‘大哥’們全被撞門而入,民間會有各種給自己取外號的,什麼過江龍,霹靂虎之類的,現如今是龍是虎的全都往大牢裡一扔,
接下來就是以往地位越高的,越容易領到死罪。
許多百姓一開始也受到了驚嚇,還以為朝廷要針對他們這些人動手,所以許多人也是因為害怕主動的不出門。
但隨著時間的延遲,大家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再加上有些接近事實的聲音出來,疑慮也就一點一點被打消。
而小竹樓成了最熱鬨的場所,人流的擁擠程度一度超過水雲間。竹樓老板將那日之事繪聲繪色的講出來,再一傳十十傳百,人群的氛圍終於由惶恐而轉為大喜!
“欺負人的惡霸全都給抓起來了!”
“以後再也沒有人給打俺們工錢的主意。”
不僅如此,今兒很多人不上工,真叫是把工頭給急死了,他們是捧著錢到處找人,從一個場子擠到另一個場子。
抓著自己手下的乾活的就塞錢,“全在這了!二百四十文!若是有人問起來就說我給你了!”
有些老實的百姓還推脫,“頭兒,我不急著要,先放你這兒,實在不行你過兩天給我。今天沒準備啊,拿回家去就都是我婆娘的了。”
“你的家事老子不管,這錢你得收。你是不是想害我被抓進去?!彆廢話了,張大牛兄弟他們在哪兒?我還得給他送去。”
皇帝知道了他們這些人沒有拿到全部的工錢所以發火,這句話不徑而走。
再加上錦衣衛大索全城。
算是把許多工頭嚇壞了。
老百姓看得就是這些實惠,手裡錢到手,那就是好的。錢不到手,搞得再漂亮那也是忽悠人。
之後兩日,免朝繼續。
朱厚照沒有再宣哪個官員入宮,也沒有去問毛語文抓了多少人。
三月十日的時候,京師莫名其妙的短暫飄起了雪花。這個季節桃花都要開了,竟然還忽然下雪。
氣候異常,讓皇帝不是很爽。
三月十一日,王鏊、王守仁準備離京奔赴東南。
“……浙江朕設了些皇莊,皇莊雖然常被詬病,不過朕確實是不在土裡與民爭糧食吃。先生到了那邊以後,要幫朕照看一下,不要又弄成個光好聽、不好用的事兒。昨日天降大雪,朕也有些擔心天時,浙江是產糧大省,開海已後人地矛盾得到緩和,百姓安心耕種,這稅糧可千萬要保證。”
“人地矛盾……”王鏊念叨了一下這詞,“陛下用語當真精妙,微臣明白了。此次南下,微臣的心思本也是七分浙江、三分福建。經營好浙江,便是東南得定。”
“福建有王伯安便夠了。是不是?”
王守仁拱手,“陛下信賴,臣豈敢輕負?自是竭力而為,不辱聖命。”
“朕於你所要做的交代先前便已講了,如果說還有什麼可講,便隻剩一句話了,因為你涉及到武事,所以務必保重自身,不要涉險。”
王守仁一愣,他原以為是具體的要求呢,沒想到會是這麼句話,心裡頭忽然間有些感動,“陛下,臣何德何能……”
朱厚照抬了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這兩日的事你們都知道了。朕耗費了百萬之銀築造不夜城,供養了上萬的百姓,結果這裡麵藏汙納垢,不知道多少事情不敢給朕瞧。水至清則無魚,朕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你與那些山匪的事,朕不會問得過細,隻要做到兩點,一,端朝廷的碗,聽朝廷的話;二,記得自己根在何處,不與外族勾結。隻要做到這兩點,其他的朕不會斤斤計較。”
“陛下聖明!”王鏊和王守仁同時說道。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