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皇帝負著手,“朕前幾日出宮,看到因營造不夜城京師南城聚集了大量百姓,除了官府,還有商人所進行的各類營造,朕估計這兩年湧進京師的有十萬人不止。這些大多是窮苦百姓,他們在京師之中隻能租賃而居,而且越是便宜的租住越是能夠吸引他們,這樣租房子的人為了多賺租金,便不停的給自家的房屋改製、加上各種隔斷。”
“若是這樣的情形繼續下去,京師南城很快就會變得擁擠不堪,且人畜屎尿難以清運,過不了多久皇城腳下就會變得臭氣熏天,到那時一旦有個火災、瘟疫,那就是震動天下的大災禍。這一點,朝廷不可不防。”
火災還好,萬一有瘟疫,離皇城這麼近的地方,很容易皇帝自己也搭進去,所以這件事由不得他不重視。
宋衡本身也走過南城正陽門外那些地方,他腦海裡也有畫麵。
因為人員聚集,這兩年京師像攤大餅一樣蓋了許多房子,但那些房子也都是很簡易的房屋,有的就是搭一下。
張家搭一下、李家再跟著搭一下,搭著搭著一片聚集區就出現了。
如果真有火災……
都是木質結構的房屋,那樣數量的人員聚集,的確是不可想象。
“陛下先見之明,臣萬分敬佩!”
皇帝擺擺手,對他的馬屁之言也沒有放在心上,“朕的想法,朝廷要對這些入城的百姓做個妥善的引導和安置。”
宋衡聽明白了,“陛下可有讀過《太平廣記》?”
朱厚照搖頭,“這本書,朕還未讀過。”
“臣記得《太平廣記》記載:河東人裴明禮,善於理業,收人間所棄物,積而鬻之,以此家產巨萬。《汜勝之書》也記載,湯有旱災,伊尹作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良田也。因而人畜糞便倒不是問題,臣可在少府之中專設機構,再雇傭一些人手,每日清晨沿街收取,再售與附近百姓,澆築良田。隻是京師之中,棚搭亂象,其實難解。”
“難解也要解。以往已經搭建的,要注意分步消解,之後京師中要禁止搭建危房。為此,朕準備籌備京城規劃司,隸屬少府,由你任司長。”
宋衡不謝恩,他隻是不解,“陛下,不知這規劃司主要做什麼?”
劉瑾在一旁翻白眼,怎麼少府裡儘出顧佐這樣的人,皇帝重用倒是趕緊謝恩啊,謝恩了再問會怎樣?
關於這個京城規劃司,朱厚照也考慮了一段時間了。
這些機構,最主要是必要性。先前他還在猶豫,但是前幾天出宮一趟就發現,這件事還是早做一點好。
否則等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其實就有些棘手了,而他作為一個後來人,其實有條件可以把事情往前做。
所以原因有兩個,一是京師裡確實已經聚集了十幾萬的貧民,且不僅僅是不夜城,民間的商人也在營造,另外為了給這十幾萬的百姓提供必要的生活所需,各類功能性建築其實也層出不窮。
而隻要他作為皇帝,可以料想到未來幾十年,京師的人口規模一定會越擴越大。
既然如此,當然要做在前頭。
“伱在少府裡也有段時間了,應該明白經濟一詞的含義,經濟中城市經濟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以營生為分,就是以後的百姓可以種田,也可以做工。”
“做工的百姓會越來越多的。”
宋衡忽然出聲打斷了朱厚照的話。
這是君前,像他這樣莫名其妙出聲,而且說得如此肯定,朱厚照想知道理由,“你為什麼覺得做工的百姓越來越多?”
宋衡平靜的回答說:“因為種地對於百姓來說風險太大且實際上並不能夠養家糊口,而做工隻需出力,不需成本,且一年四季皆可以做工,沒有農時。”
朱厚照落下眉頭,“說得仔細些。”
“陛下是否以為,沒有土地的百姓才來做工。”
“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宋衡語氣生硬,拱了拱手就開始說:“微臣去民間看過,現如今京師周遭的百姓,即便是有田的百姓也會賣掉良田,換取一筆銀子到京師做工。所以微臣說棚搭亂象難解,並不是說少府沒有銀兩營造出足夠百姓居住的房屋。”
“而是因為從此往後會有源源不斷的百姓入城用工。這道理,便是因為種地實在風險太大,一年到頭伺候土地,辛苦不說,即便是豐年也一樣會吃不飽,要是遇上個災荒之年,繳了糧便不剩什麼了。其實以往沒有京師用工時,也會有百姓將土地賣出去,主動去當佃戶。因為佃戶不需要購買種子、農具,不需要繳納賦稅,沒有成本,隻要出力即可。相比較而言,自耕農什麼都需要自己購買。”
“百姓在豐年也要餓一點肚子,更不要說不是豐年了,所以賣出土地就是一個災年的事,或早或晚都會發生,而與其在災荒之年、困難之時賤賣自己的良田,有些百姓就會考慮提前賣掉。”
某種意義上,自耕農且不是很富裕的那些自耕農就像開門做買賣的小商戶,自負盈虧。而佃農雖然是在給彆人種地,但卻是輕裝上陣。
“……朕,以往確實不知道這些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陛下願意承認自己不知,臣為陛下賀!好在朝廷當中還有大臣知道,臣也為陛下賀!”
朱厚照忍不住輕笑,這個家夥倒也有些意思。
“這樣的情況現在多嗎?”
宋衡回奏:“以往主動當佃戶的隻是偶爾見過。現在賣田入京的,十有三四。”
朱厚照皺眉,這個比例就蠻大了。
其實古代皇朝的土地兼並一直沒辦法根絕,說到底就是宋衡的那句話:種地的風險很大並且養不活一家人!
他站起來負手轉悠,腦海裡也想過很多。
過了好一會兒,才說話,“兩件事。一,改良農具,提高效率;二做好大城市的規劃建設。這兩件事不是一時,而是長期要去做的事。”
有新的謀生手段,那麼百姓湧進來,這便擋不住。
但是糧食安全一樣重要。所以這兩件事都要做。
“改良農具……臣需要工部與少府一起。”
朱厚照拒絕了,傳統的官僚機構並不具備創新的動力和能力,“不,就你們。少府有糧商,更少的人、種更多的地,如何改良農具你們自己想辦法。至於京城規劃司,看來朕此時設置也更加有必要。”
“京師的營造亂而無序,京城規劃司就是要改出這種狀態,你的職責就是要讓京師的擴充變得有序,居住區、商業區、產業區這都要提前規劃,找幾塊木板就搭個棚子的時代在京師結束了,京師要分功能區規劃,並且要把控建築的質量,每一棟新建的建築都要經過規劃司的批準,高度、寬度、產權、用途……都要在這裡報備。”
宋衡膽子很大,他問了一句,“這……有什麼用呢?”
“如果再有這樣的貧民聚集,朝廷就可以提前將其分散。另外,實際上也可以對特彆的功能區進行控製,比如……不符合條件的商業建築不允許在朝廷劃分的商業區內進行營造。時間長了以後功能類似的建築相互聚集,可以形成更加聚集的商業。譬如不夜城。而它的租金也會逐步上漲。”
這是現代經濟理論。
宋衡一開始不理解,但稍做思考之後就能夠完全體會,“陛下的意思就是要讓商業氛圍很濃的地方更加的濃,這樣百姓會到這裡聚集,商鋪自然也就聚集,而租金也會更加穩定。”
“孺子可教。但其實對於京師的整體布局更為有意義,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沒有規劃,那麼再水雲間邊上修築一個垃圾場,這像話嗎?”
城市規劃的意義,這個念頭的人尚不能夠理解。
但朱厚照相信,在做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明白的。
商業機構的聚集也有利於朝廷收稅,否則花那麼大的心思,銀子在哪兒能見著啊?
而現在,宋衡也是摸到了一些門路,他知道這樣整頓以後,京師一定更加繁華熱鬨,於是心中不禁對未來多了幾分憧憬,
“陛下,臣明白了,臣一定不辱使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