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揚州!揚州!
揚州碼頭來來往往熱鬨的很,文人墨客,商人士子在這裡來來往往,口中說出的也不止是當地鄉音,而是四麵八方皆有。
因揚州是京杭運河上重要的節點城市,許多外地人進京都要在這裡落個腳。隻要兜裡的銀子夠,那總是要領略一下揚州風采的。
兩淮鹽又是天下鹽業之首,當地三大鹽商頗為富庶,這些年下來,除了經營鹽業,揚州城裡的酒樓、賭坊、甚至是妓院也多多少少是他們的產業,至少是有股本。
鹽使鄒澄被宣進京師之後,他們一直派人在探聽消息。
這些年朝廷在鹽法上的政策一變再變,所以任何變動的可能性他們都非常關心。
但近來形勢卻不好,京師的氛圍微妙,碼頭上傳遞消息的各家人腳下頻率都快了起來,臉上神情也越發緊張。
明發聖旨啊,
總歸是要傳遍天下的。
聽聞消息的鹽商們如晴天霹靂,鹽商行會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熱鬨過。
所謂的三大鹽商,此時也談不上什麼商界地位了,他們做得越大,被查處的可能性越大,畢竟要是不碰私鹽,又怎麼成為大鹽商?
屋子裡的大小商人全都反複拍手,激烈討論,吵吵鬨鬨的像是個菜市場。
“……都冷靜些!”
一個頭發裡夾雜著白發的中年男人拍著桌子怒吼。
此人名俞明泉,當日鄒澄帶著三大鹽商拜訪顧佐這個巡鹽禦史,他就在其中。
“朝廷現如今緝查私鹽,這樣的災禍難道是諸位在這裡吵鬨幾聲便能過去的嗎?!”
“俞老板!朝廷先前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如今突然傳出這道旨意,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坐在兩側的大小老板都快急瘋了。
“是啊!隻要明白症結所在,我等才好對症下藥。在下曾聽說,新君頗為賢明,每逢議政,大多都是與臣子商量,擇善而從,僅有少數的幾次才會獨斷專行。這次忽然緝鹽,是不是有人說了什麼?”
俞明泉是當地有名的大鹽商,家財過百萬,但要他說清楚奉天殿裡的事,那也是強人所難。
“聖旨關係重大。朝廷不會隨意擬定。且司禮監、六部等都一同行文,說明朝廷已經定了決心,他們高高在上,不知道下麵的實際情況,但對於我等小民來說,這個時候也就是求條活路。”
他眼神極為嚴肅的說:“我想,能成為老辦法的辦法說明還是管些用處的。不管朝廷如何下旨,事情總歸是要下麵的人來做。高坐衙堂的老爺不會細看每一樁案件。怎麼查、怎麼報,關鍵還在於在這裡說話管用的那個官。”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皇城裡的人我們都沒有能說上話的本事,因而就是要對付好下麵的小鬼。所以不管是要銀子、要女人,隻要咱們能做到的,這個時候也不要舍不得了。花些銀子,重罪變輕罪,輕罪變無罪是最好。”
“再有,各地收儲私鹽的人要全部撤回,誰的脖子硬,誰去頂風作案。”
“最後,看看能不能找找上麵的人。揚州這個地界也抓幾個鹽商,抄出的銀兩若是不夠,咱們湊湊給補上,皇上和朝廷諸公看到了銀子興許能夠滿意,到那個時候再托人說說這些事過於激烈的壞處。讓皇上能夠就坡下驢,結束了這次緝鹽,如此也就好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如果皇帝一封聖旨,所有人都老實辦事,那治國就太容易了。
現實是,每個環節上的每個人都有無數種可能。
很多時候弊政改動不了,就是因為派去改弊政的人,他們也被‘俘獲’了。
如此一來,自然就是上下聯合,想方設法混過去。
俞明泉的辦法,會館裡的各家老板還是認同的。
先搞定來查案的人,
隨後也抓幾個鹽商,
抄出一點銀子,
這樣人家好交差,他們也能過關。
到時候把‘成果’呈上去:陛下你看,我們抓了這些人,也有這些銀子。
反正大家一起把皇帝哄好,他難道在紫禁城裡還能知道?
所以說聰明人還是有的。
要麼說吏治是天下第一難題。
正德元年六月十九日。
錦衣衛北鎮府司所屬刑事所、南鎮撫司所屬內衛所兩個千戶分彆抵達揚州。他們前者在明,後者在暗,分頭行動,互不乾擾。
錦衣衛改組以後,又因五城兵馬司而進行了擴充,同時為了查辦要案,南、北撫司各增設了三個千戶所。
北鎮撫司增設刑事所、治安所和特殊事務所,南鎮撫司增設內衛所、檔案司和秘密情報科。
特殊事務所都是精銳,實際上成立它,是為了讓他去辦一些超敏感的案件。
譬如說,和皇帝有特彆關係的宗親等案件。
刑事所則是平時查辦案件。
朱厚照在錦衣衛推行一級管理一級的模式,副指揮使直接管理千戶,千戶由副指揮使自己選定,隻需履行一個上報請求批準的程序即可。
一般沒有特彆情況,朱厚照不會否定他的推薦。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放了一個人在管理北鎮撫司這個位置上,就要給他這樣的權限,讓他能夠掌控這支力量。
如果你已經不放心這個人了,就不要讓他在錦衣衛乾活。
此次揚州之行,就是這兩個千戶領銜,刑事所自然負責辦案。
而內衛所即內部安全保衛,實際上帶有一些維穩的性質,它的職責便是利用各處安插的人員,儘量提前摸排到一些不穩定因素。
雖然說幾個商人掀不起什麼風浪,
但是這次案子不小,內衛所力量先期到達預定位置,這也是應該要做的。
此外這兩個千戶所分屬兩個鎮府司,而兩個鎮府司之間,也就是毛語文和韓子仁之間實際上存在某種競爭。
皇帝故意提起韓子仁就是這個目的,乾得好的成為錦衣衛指揮使,沒有什麼專門的‘指揮使接班人’。
這就讓刑事所和內衛所的人也都有個顧慮,即你做的事情,萬一沒搞好,很有可能就給對方告上去了。
刑事所千戶為葉瞰,二十來歲,年紀不大,是毛語文一直任用、提拔起來的人。
內衛所千戶是個讀書人出身,是韓子仁原先的朋友,名為駱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