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顧某為官以來,便不把奢靡作為平生誌向。況且,生平清貧,也習慣了。不過嚴侍從所說的特彆俸祿,又是何意?”
“就是陛下慮及朝廷中有些真心為國官員,生活的確艱苦,甚至僅靠俸祿難以為繼,因而要為這些人常俸之外再加一筆銀子。三千、五千不等。當然,似顧侍郎,必定是最高等級的一萬兩了。”
“一萬兩?!”顧佐聲音提高了幾度,“平常百姓之家,一年的生活用度不會超過20兩,一萬兩便是五百戶人家!顧某三口之家,哪裡要得了這麼多銀子?嚴侍從,陛下這聖旨下了麼?若是沒有我們還是馬上入宮,請陛下收回成命,這萬萬使不得啊!此例一開,朝廷奢靡之風皺起,後患無窮!”
“誒。”嚴嵩伸手虛攔了一下,“顧侍郎,你稍安勿躁。你細想,陛下做什麼事,是沒有多番考慮的?”
“特彆俸祿一事不止關於顧侍郎,也關乎朝中其他的大臣。先前下官也說了,陛下禦極以來碰上幾樁大案,處置都是嚴厲的。這次鹽課之案,朝中是有些微辭的。所以這銀子,是要體現陛下非苛責之君,倒也不單單是為顧侍郎量身定做,此其一也。”
“再有,似左副都禦史章先生,還有顧侍郎一般的人,本是朝廷棟梁,結果呢?一心為國的吃糠咽菜,屍位素餐的金山銀山,這叫年輕的官員怎麼想?所以陛下是看不得國之棟梁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此其二也。”
“最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隻有讓顧侍郎沒有後顧之憂,才能全身心的為朝廷效力。此其三也。”
“有此三節,顧侍郎還覺得陛下單單是為了給伱銀子?”
顧佐認真的說:“顧某上效君父,下安黎庶,可不是為了這黃白之物!”
“哎,這就是陛下的性格。你不拿,陛下就願意給。你拿了,陛下反而要懲處你。”
“這……”
這還真有幾分古怪。
說白了,就是太有個性了。
但皇帝如此,他能咋辦?
“可顧某還是覺得國庫……”
“顧侍郎。”嚴嵩低下頭,小點聲音說:“朝廷的官俸實在是低,有些人並不是本身願意貪墨,而是不得不貪墨。但有了特殊俸祿,隻要用心辦事,便不需要顧忌銀子的事。顧侍郎不要,不代表旁人不要。這個辦法,也是在救一些真正為國的官員。再有,什麼人拿特彆俸祿,這是要陛下點頭的,這也關乎到陛下掌控朝堂。”
這個話顧佐沒法再反駁了。
“陛下……也的確用心良苦。”
緊接著嚴嵩從袖口裡掏出兩樣東西,一個是皇帝寫的信。一個是兩張五千兩的銀票。
要是沒有皇帝的話,還搞得他嚴嵩在賄賂一樣。
“特彆俸祿的事朝廷還在醞釀之中,不過陛下決心已定。正式的聖旨出來後,顧侍郎的名字一定列於其上。這次就隻能是口諭了。至於這銀子你收下。如此,顧夫人和孩子生活也可寬裕些,顧侍郎往後也再不必為生活憂愁。日後,得不分晝夜的儘忠了。”
顧佐拿著信和錢,心中有些難言的情緒。
對於他被關進去一事,他已經沒有什麼怨恨了。如果不是被關進去,他扯上鹽課之案,不知要結下多少仇怨。
皇帝如此保護他。
如今,還有這樣的優待。
所以他心中感動。
陛下,真的是三代以來最好的陛下了。
沒彆的,
顧佐衝著皇宮的方向跪下,含淚道:“臣顧佐叩謝聖恩!”
嚴嵩鬆了一口氣。
這世上的事,是很奇怪的。
便說這銀子,有些人你不給他,他想方設法給自己撈。有些人,你給他,他還不一定要。
顧佐便是後者。
所以送他銀子還不是個容易辦的事。
這樣的話,他也好回宮交差。
其實朱厚照問的第一句也是這個意思,
“說服他收下了?”
“臣幸不辱命,顧侍郎已將銀子收下了。且陛下所料不錯,他最初的確不願意收。”
朱厚照還能不了解,他意味深長的說:“朕看人還是準的。惟中,你以後也一樣。有不要銀子的心,朕反而要把銀子往你口袋裡塞。”
“臣,謹記陛下教誨。不過看顧侍郎的態度,朝廷的特彆俸祿,發的或許會不那麼順利。”
“朕當然知道,所以才令外臣討論。”
發的不順利的緣由也簡單,有些人不要!而且即便收了,還會有人也會捐出來。很多人可惡,但不可否認也有可愛的人存在。
又過了幾日,顧佐遞條子進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