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嘴角彎彎,露出微微的笑意,這個時候可不是講平等友愛的時候,他就不說話。
林瀚講完後,大殿之內又有臣子不滿,
數道聲音響起,亦不剌這個老頭兒,即便再覺得彆扭,也隻能向這個少年天子屈膝下跪,
看著他矮下身來,周尚文心裡鬆了一口氣。
“永謝布首領亦不剌,見過大明皇帝陛下!”
朱厚照看得出來,這個胡須泛白的老頭兒做出這個動作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了。
“陛下!”大明的臣子們個個嫉惡如仇,開始曆數永謝布的罪狀,“弘治十四年、十六年,此人領兵萬餘犯我宣府、大同,殺我百姓,掠我子民,搶奪丁口數萬、牛羊無算,臣請陛下誅殺此人!祭告祖宗之靈,為我萬千百姓報此血仇!”
“臣附議!”
“臣附議!”
“請陛下斬去此人!”
……
朱厚照沒有一開始就壓製這些聲音,本來也很難壓製,大明與韃靼有血海深仇,有些遠見和智慧的人才知道如何做理性的選擇,可大多數人都不是理性人。
另外,這些韃靼人想必也不是真的服,所以對待這種人,光是示弱、討好是沒有用的,有時候也要讓他們瞧瞧漢人的那種要殺人的狠勁。
與其讓他感恩,不如讓他恐懼,因為他對於拳頭的理解遠遠甚於恩義。
這樣發酵了一會兒,任這些聲音自行散去,
朱厚照才開口,而且先問周尚文,“周愛卿,”
“微臣在!”
“達延汗的次子,真的命喪於此戰?”
“回陛下!千真萬確!”周尚文說的斬釘截鐵,“永謝布部落中,有多人識得此人,絕不會錯!”
“好!”
有他這樣的回話,朱厚照心裡穩妥多了,
至於是不是亦不剌所殺,他作為皇帝,不適合在這種場合問。畢竟那個手段並不優雅。
“年初之時,朝廷定議剿套之策,當初朕也沒有想過愛卿會有如此戰果。自古聖君有言,有功不可不賞,有過不可不罰,此賞罰之道也!今你有大功於朝廷,朕意,加太子少保、授兵部尚書銜,仍掌大同諸事。賜號大明定國將軍,兼領精銳騎兵兩萬!”
明朝,總兵已經是很大的武官了。不過當初朱元璋定製的時候,總兵官階無定製,但定國將軍則是從二品的武官,這是有記錄的。
而大明朝重文輕武,到二品這個層次,再立個功的話,就要給他封伯了。
不過複套並未真正成功,此時封爵,稍顯過早。但他這個畢竟是軍功,而且還‘俘虜’了一個首領回來,因而賜其太子少保。
其中,就太子少保這個跨度便不小,但皇帝喜歡,又有功勞,實際上也過分不到哪裡去。
至少比那些寸功未立的傳奉官要好。
周尚文的官位在這幾年的間的躥升實在恐怖,皇帝此番對他的喜愛,大概也就是顧禮卿可比了。
“臣,周尚文叩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李閣老、謝閣老,”
“老臣在。”
“自周彥章之下,出征的將士要按律封賞,犧牲的將士要做好撫恤,尤其傷重致殘的要尤為注意,他們當不了兵,回鄉務農也大受影響,這些人要逐個統計、做好善後。朝廷養了這麼多的冗官,不能夠騰出些位子,養養這些人嗎?”
吏部梁儲聽到這話,還低了低頭,冗官問題其實也是朝政之一,時常會被皇帝拿出來說上一二。
“這件事吏部、兵部要一並參與,靳貴。”
侍從室的人擺了張小桌子,坐在側麵的小角落,聽到皇帝的聲音,他離席彎腰拱手。
“這件事,你記好。”
“是。
王炳和梁儲餘光看到了靳貴的毛筆在動。
正德皇帝侍從室的設置真的是絕,一方麵培養親信官員,一方麵給各部大臣套了韁繩。
隻要那支筆記下來,你哪怕是編一個謊言,都要給皇帝一個交代,隻要伱編得好,騙得過去,那就行,算你本事大。
但是不能夠沒有下文,
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一道辦理結果的奏疏都沒有,那皇帝絕對召你進宮,萬一到時候支支吾吾的啥也說不出來,害怕不害怕?
朱厚照也站了起來,他說道:“大明取得了勝利,周彥章這樣的武將當然要賞,但每一名戰士也不能夠遺忘,不是說我們犧牲少,戰果大,丟掉幾百個人的性命就沒有關係,一個人也不能夠忽略!
當年王襄敏公因被認為是閹黨而名聲不佳,在他出征之時,朕就與其說過,隻要朕在,就不會讓為大明而戰的人躲得過敵人的明箭,而躲不過自己人的暗箭!
朕,誌在恢複太祖太宗之煊赫武功,重振大明之煌煌國威,今日之勝值得慶賀,但諸位愛卿,我們還是任重而道遠。從今日起,大明要為更大的勝利而做準備,或許有人說朕好大喜功,但朕不在乎!朕在乎的是,再沒有人敢兵犯大明!正德一世,無懼四夷!”
此番話,是在奉天殿當著文武百官而說。
關鍵在於,過往的種種已經證明,這不是一個少年人的空放大話,他是真的能夠做得到的。
這就是帝王的衝天之誌。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紛紛下跪,他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自古帝王有幾個能有這番雄心壯誌的?
這個時候倒顯得亦不剌有些突兀起來。
作為勝利者的大明皇帝朱厚照,回過頭來再看向這個敗軍之將的時候,總讓旁人覺得是在俯視。亦不剌所糾結的那些小節,正德皇帝都沒有在意過。
數十萬雄兵在手,我還在意你對我是不是打心底裡臣服?不需要,你就內心桀驁而表麵臣服好了。
“亦不剌,你既以歸順,朕不會取你性命,你有何求也儘管說來。但你要明白朕所說的歸順之意。”
皇帝聲音緩緩道來,威嚴十足。
“請大明皇帝明示。”
興許是環境,興許是剛剛正德皇帝的那番話,亦不剌此時竟也很難隻當其是個簡單稚嫩的孩子。
“所謂歸順之意,就是聽我號令,不可反叛。隻要做到這一條,朕保你與你部落的族人安享太平!”
。
寫到11點51,4千多字…再改一下錯彆字,時間到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