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麼?韃子打仗是為了什麼?”
“劫掠錢糧!”
“我們呢?是為了陛下,也是為了百姓。百姓有難豈能坐視不理··?”
……
……
達延汗伸手拍了拍自己的坐騎,有時候動物通人性,突如其來的變故似乎讓它有些不安,於是開始不受控製的搖晃起來。
“籲、籲!”
他稍微用力拽了拽韁繩,往前走了幾步後轉身,再然後舉起彎刀,
“我以長生天的名義向你們起誓,這一次一定帶上足夠多的食物回到草原!草原的勇士們,我們會害怕敵人嗎?”
“進攻!進攻!進攻!”
仗打到這個程度,達延汗是不可能跑的。
因為這是大明騎兵,這些人的戰馬一樣精良。
況且,他本身也有一個戰略目的就是要消滅這支部隊,從而保持草原人騎兵的優勢。
但這個時候的雨勢,又反過來對他們不利,地麵泥濘濕滑,不僅僅人會打滑,馬也會,而且爛泥會讓戰馬衝不起來。
“他們人動了!”
達延汗順著聲音追過去,果然見到有一路騎兵開始往良鄉縣城的方向移動。
“滿都拉圖!”
“大汗!”
“阻擊他,不能讓他攻擊巴爾斯的後路。”
“是!”
馬榮沉靜的看著這一幕,但並無其他表示,他的兄長驍勇異常,一旦出擊則如猛虎歸山,想輕易的擊敗他,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他隻要顧好自己的事。
其一是向還在他們後方的周尚文傳信,請他們加快速度。
其二則是不遠處的那個人,達延汗。
“嗖!嗖!”
陰雨天,弓箭的準頭會大幅度下降,不過敵人站得密集,他們所攜帶的強弩還是可以發揮用場。
隨著這個聲音,良鄉縣城之外的戰鬥也正式打響。
大明騎兵是迥異於包括上直親衛在內的其他所有部隊的一支特彆力量。
其中一個顯著的區彆,就是上直親衛其實並沒有真的打過仗,紫荊關一戰,他們雖然驍勇,但經驗並不豐富。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就是一旦和訓練中不一樣,要如何正確應對?
大明騎兵則不一樣。從士兵到主將,都不一樣。
馬榮和他身邊的這些屬下已經幾度出生入死,他們見到韃子,已經不太會緊張了。從馬榮本身來說,他指揮作戰,一向是大範圍的穿插運動,這並非是他天生要這樣,而是被逼出來的。
麵對草原騎兵,中原漢人一向缺少應對的手段,隻能是魔法戰勝魔法,就是衝得更猛、更凶。幾年下來,他們也發現這種辦法好使,因為韃靼人一旦在這個方麵不占據優勢,說實話也就是一群無頭的蒼蠅。
達延汗也多少能感覺到一絲不同,這支部隊的衝鋒不亂。但不管如何,隻要不是攻城戰,他並不會害怕。
轟!!
雙方的鐵甲終於是撞到了一起。
明軍在人數上並不占優勢,唯一的優勢隻在於徐鎮安和馬榮是兩邊夾擊,馬榮擊中軍,徐鎮安打側翼,兩路大軍就如箭頭戳進了韃靼軍陣之中!
兩軍剛剛相接觸,達延汗就大吃一驚!
這些明軍不僅騎術精湛,而且戰鬥技巧十分嫻熟,他們在主將的帶領下迅速衝入敵陣,碰到敵人往往是三人一組配合作戰,相互之間也十分默契。
“那人叫什麼?!”達延汗指著左砍右殺得馬榮問道。
“羽林衛指揮使馬榮。”馬益謙也是第一次這麼近的看到這位簡在帝心的年輕武將。
“我去替大汗將其擒來!”
蒙古一勇士跨著馬飛奔而去。
隻不過走到半路就開始被外圍的明軍阻隔。
達延汗是內行人,他一看就知道,這是明軍特意安排的陣型,就是保證主將不會輕易的就被敵人圍攻。
然而明軍越是打得這樣驍勇,他越想滅其於此。
“左右兩軍分彆從側翼包抄,我們人多,可以利用此優勢將其迅速合圍!”
蒙古人有他的戰法,明軍也有明軍的應對之策。
兩軍在這片本是尋常的土地之上殺得是天昏地暗、難解難分,且一時之間誰都極難壓製住對方。
而在另外一邊,
馬勝也展示出了自己的勇猛。
達延汗還對士兵做了一番鼓動,實際上明軍根本不需要這些。他們從紫荊關一路走來,看了多少拋於路邊的屍體、多少毀於戰火的村莊?
這種畫麵就是最好的戰爭動員。
馬勝逮著韃靼主將就是一頓猛砍,一邊砍還一邊罵,
“你奶奶的!敢趁你馬爺不在的時候犯我疆土,今天所有的賬我一筆給你算清楚!”
羽林衛他們兩兄弟的手下早已不是一般的部隊,他們是一群很有朝氣、衝勁的人,可以說是一支真正的悍軍。
滿都拉圖還從未與這樣的明軍交戰過,這些人快速穿插,然後分彆合圍、擊殺,其動作之迅猛,與前幾日遇到的明軍簡直有天上地下的差彆。
所以剛打得沒多久,他已是滿頭大汗,甚至有些敗退的跡象。
“看我取你狗頭!”
身後傳來一聲炸裂般的聲響。
滿都拉圖急忙轉身去擋,卻見一個巨大身影向他襲來。
幸得手上還有幾分力氣,擋了攻擊,保住了性命。
“要通知巴爾斯!不能再城中戀戰,棘手的在這裡!”
馬榮、徐鎮安、馬勝再加上良鄉縣城,各處的戰鬥都以一種之前所未有的方式激烈的展開。
達延汗覺察到了一絲不對勁。
因為先前所說的支援良鄉的明廷援軍其實也在路上。
若不是下雨,說不定已經到了。
到那個時候,自己這一方的兵力必定就不占優勢了。
“傳令給巴爾斯,令他收攏部隊,支援滿都拉圖,良鄉守軍已不足為慮了。與滿都拉圖合力擊退明軍後守好我軍東側,防止明軍增援奇襲。”
馬益謙聽下來,隻覺得達延汗的確不愧是草原的梟雄,至少在麵對突然局勢的時候,他不會慌忙無措,臨陣畏敵。
他在想這個時候……大明騎兵周尚文應當離得也不遠了。
但即便如此,達延汗仍然手握五萬勁卒,周尚文一部兩萬餘人,再加上朝廷派出的支援,總兵力略有優勢。
然而勝負之事,並非僅看人數。
這一仗……要很驚人了。
“羽林衛是大明騎兵的先鋒部隊,為指揮使馬榮所領,此人有勇有謀,頗受天子喜愛,從永謝布要來的三千騎兵也在他的帳下。除先鋒軍,大同總兵周尚文還有一萬餘人,應當也離此不遠了。”
“也就是說,明軍支援陸續到達以後,會與我人數相當。這便是大明天子的計劃吧?所謂的調兵遣將,就是合幾處之兵擊我於此處。”
“應當是了。”
達延汗並不吝嗇自己的讚譽,“年歲雖小,卻比他的父親更有手段、勇氣。的確是我韃靼之大患。”
“大汗要怎麼做?”
“先斬殺那三千永謝布叛軍!”
……
……
王炳在行軍的途中收到消息。
“大司馬,戰事已啟,不如我先領騰驤四衛加緊前往良鄉!”張永顯得有些焦急。
“好!”
這種時候,即便下著大雨,但也要咬咬牙儘快支援到位。
這一仗要是因為他們的支援慢了一些而出了簍子,可以想象皇帝的怒火會是什麼模樣。
……
實際上,他們都已經不遠了。
因為知道戰事打響,所以周尚文、楊興都加快了行軍的步伐。
正德二年九月初五日傍晚,
天色陰沉,黑雲滿天。
一路一路的明軍或快或慢但最終都彙聚於良鄉。
惡劣的天氣給雙方都造成了不便。明軍難以快速支援,達延汗也難以迅速撤退。
而且附近到處都是明軍,除了官軍,還有民兵,達延汗所派出去的打探消息之人好些都折損於半路。
後來宣府之兵的出現,讓他心中震動,大家都是老對手了,一旦靠近,相互之間都認得出。達延汗開始真的覺得不對。
這一點就是馬益謙也沒有想到。
畢竟傳旨調宣府兵馬,是朱厚照後來的聖旨,一個小小的馬益謙是絕對不會知曉的。
一日戰罷,雙方都有意退兵。
韃靼人是吃了天黑的虧,心有餘悸,而明軍則是等待各路兵馬齊至。
兵部尚書王炳到了以後,這便是主心骨。
大同總兵、宣府總兵以及良鄉的守將全部到其帳下聽令。
“諸位,陛下一步步謀劃至今,才有這般局麵。如今我軍兵強馬壯,不管韃虜是什麼精銳,也必定要滅其於此。按照剛剛與諸位的商議,明日由大同周總兵為主,宣府楊總兵攻其右,張公公、石指揮率領京營八衛並虎賁衛擊其左。各路民兵仍有軍學院小組統一指揮,一旦韃靼兵馬潰散,則立時分批追擊,若是其奪路逃跑,這大明的路,總歸不能讓敵人比我們更熟悉!就是如此,可有異議?!”
“末將等遵令!!”
解散以後,馬榮跟隨周尚文。
周尚文問道:“原本,還有些擔憂。不過怎麼天黑之後,韃子便逐漸退兵了?”
“末將在易州仔細問過,韃子在那裡的夜襲吃了虧。入夜以後,當地百姓行走之快如同白晝,也是在百姓的協助之下,韃子有一支孤軍被圍殲。”
“原來如此……有了軍學院以後,當真是人才輩出。”周尚文感歎。
現在大明可以說並不缺乏將領,但這也是花費數年的時間,才做到這樣的。就在不遠的弘治十一年,當時的朝廷還隻能把七十多的王越老將軍再搬出來呢。
……
出色的將領,精銳的士卒,充足的糧餉,以及自從開戰以來,皇帝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將達延汗的八萬大軍削弱至此……
這其中所耗費的心思真是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也才能讓達延汗第一次徹夜難眠,他碰到對手了。
汗帳中也開始有些焦躁的情緒在蔓延。
速勝,不太可能,今日已經和大明騎兵交上手了。
乾淨的撤退也不太可能,大明攢起了來的這些戰馬、組建的這支騎兵完全可以追著他們。
“為今之計,隻能請父汗早做決斷,由小股人馬護送父汗從小路回到草原。我們的部落還在,回去以後再經營幾年,一樣可以……”
啪!
達延汗直接一巴掌把兒子扇倒在地,“隻是稍有困境而已,這是失敗嗎?!你竟然讓本汗放下幾萬名勇士自己逃跑!”
巴爾斯是覺得打不過了,討論完他就覺得打不過了。
因為明軍明顯是步步為營,人家有目的、有計劃,甚至後續還會再有援軍,漢人數量太多了!
“父汗!”
“戰爭這種事,優勢不是勝勢,劣勢也不是敗勢,一切還是要看最後的結果。”
太陽升起來以後,天也放晴了。
韃靼人的軍營之中,沒有幾個人真的睡好的,因為情緒會傳染。好在最後的時刻也沒有讓他們等得太久。
咚!咚!咚!
戰鼓聲響,明軍開始總攻了!
====
下一章了,
恰好用第500章結束,還是整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