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老、內侍目光全都放在她的身上,像是在等待什麼神奇的變化。
實際上除了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音,其他什麼也沒有。
“孟姑娘,是何感覺?”劉瑾也急切起來了。
孟櫻吃了下去,過程中表情沒有任何不適,“脆脆的、有甜味,好吃。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這樣眾人心裡稍安。
“奴婢,奴婢也為陛下試吃一塊。”劉瑾也想沾一下這個功勞,動作有些快了,
“劉公公,這個……這個有點硬的……”
孟櫻的話慢了半拍,隨後便見劉瑾捂著呀痛呼,“哎喲!”
朱厚照卻嗤笑,“歲數大了,沒了一口好牙,吃不了這生紅薯了。”
“聽陛下的意思,這還可以煮熟了吃?”楊一清問道。
“試試看嘛,烤、蒸、煮,甚至磨成粉煮粥,應當都是可以的。許冠。”
“臣在。”
“閣老們牙口都不好。讓神武衛的弟兄們都來嘗嘗吧,一人一口。”
楊廷和沒老到那個程度,他等了這麼久,於是忍不住拿了一小塊,慢慢的吃了一口,心裡的壓力頓時減輕,驚喜道:“確實甜脆,與一般的果蔬都不同!”
“安排人將這半畝地的紅薯都收了,看看大概多少收成。”
“是,微臣遵旨!”
於是亭子外的農戶們熱火朝天忙了起來,而亭子內,神武衛的士兵排隊開始吃這個新玩意兒。
一個人說口感,沒感覺,等到每一個吃過的人都說同樣的話,內閣閣老們便不再懷疑了。
“陛下說此物可食用,看來果然不假,不酸不苦,反而有甜味,百姓接受起來必定更容易些。”
王鏊心癢的難受,他實在忍不住,讓人用刀切了薄薄的一片。
楊一清、王炳也都是這般吃法。
一入口中,便立即知道這味道確實不假。
“就看多少收成。”朱厚照負著手,高高立於亭中,“這紅薯在海外產量極高,若在我大明仍然如此,倒時推廣開來……四位閣老可略微想象,會有多大的益處。”
“不錯!陛下所言極是。”
所以這個數字要耐心等。
隻是楊廷和可不敢讓皇帝等太久,他是直接上‘人海戰術’,挖、洗、稱,一條龍全都準備好了,所以半個多時辰,基本全都搞定。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觀看之人基本已經有個大概概念了,因為數量在那裡……堆成了個小山,目測也不會輕。
楊廷和忙前忙後不停,某個時刻,他終於合好了數字,於是立馬轉身過來。
三個閣老也不淡定,紛紛站起身來。
“啟稟陛下,這半畝紅薯地的產量臣已核算完畢。”
“一共多少?”
“一共為十石五鬥七升!”
明朝一石是150斤左右,楊廷和說的這個數就是近1600斤。
這個數字果然震驚眾人,“半畝竟能有十石!那一畝地便是二十石了!”
其實朱厚照倒覺得稍微低了點,他印象中紅薯不該是這種表現,但是初次種,沒有經驗,也沒農藥,完全靠運氣,略微有些低也是正常的。
然而即便如此,還是讓在場之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年頭上等的水田一畝地也就是三石產量左右,這個不起眼的紅薯卻有七倍的產量!
“陛下!微臣以為應當速速推廣該作物,如此不出三年,則大明可無饑民!自古以來,未有帝王能有此功者!”王鏊有些激動,說得也有些誇張。
“臣附議!”楊一清和王炳也全無意見。
朱厚照知道後續有改進的地方,不過這個可以私下裡說,現在的成績也算不錯,還是以鼓勵為主,“三位閣老,朕欲賞賜帶回此物的老農孟求中,以及他那剛剛為眾人試吃的女兒,你們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
“介夫。”
“微臣在。”
朱厚照微笑著說:“此時你該明白,朕為何單單以此事委你了吧?今後三年,你務必用心,讓這些老農多種幾次,積累經驗。譬如可以多開幾塊田,用不同的方法試種,看哪一種辦法最好,如此形成成熟的方法。有成熟的種植方法、再有種子,才可以大規模推廣。三年後,朕要見到成效。大明的百姓餓肚子很多年了,不能一直這麼餓下去。”
眾臣跪倒,誠心拜服。
熱熱鬨鬨的時候,旁邊的主乾道上來了三匹軍馬,來人像是宮裡打扮。
他們急急的衝了過來,高喊道:“啟稟陛下!寧夏有軍情上奏!”
朱厚照眉頭一落,沉聲道:“回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