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選的是山東。
是個和軍屯清理沒什麼關係的省份。
所以才在尤址意料之外。
不過確實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劉健地位一直特殊,山東如今又是大治,論情、論功,朱厚照應當將這個殊榮給到劉健,給到山東。
雖然說山東的事情實際上已經不需要皇帝再去花費很多心思了,小農經濟本身就是一個穩字,隻要不去折騰它,它很多年都會保持這個狀態。
但務實重要,卻不能說務虛一點兒都不要,政治還是需要這些。
當然,山東也涉及紅薯這個新東西。
至於楊一清和王鏊,分彆被派去了陝西和福建,王炳以及楊廷和則隻能跟隨皇帝。
這樣安排層次很明顯,就是令劉健有些受寵若驚。
等到消息慢慢傳開來,大小臣工大多也是點頭,劉希賢治山東卓有成效,是該如此。
京師規劃司隸屬少府令管轄,費宏見到顧佐時對此相當推崇,“人人都說京師大變樣是不夜城的熱鬨,卻未見得這份有味道的功夫下得極深。現如今走遍江南江北,也少見如京師這樣恢弘而乾淨的大城了。”
“先前入宮時,聽陛下談起商屯,不過陛下太忙,說得語焉不詳,禮卿,可願為我解惑?”
“子充兄可是狀元公,何必謙虛?鳳陽巡撫轄鳳陽、廬州、淮安、揚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隻要有子充兄在,想必山東大治的下一個就是鳳陽大治。”
朱厚照眼皮子一番,“少了,不要輕視了希賢公在山東的威信,其他地方官府的話老百姓一般不信,但劉先生的話山東老百姓還是信的。他隻要開口,就隻種一萬畝?劉先生,你該記得朕與你約定的徭役之事,多種出的糧食,正好可抵差役口糧啊。”
而且這個任務不輕: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
“河道陛下自會支持。”
“是啊,五年了……”
劉健對此極力歡迎,“能增產,相信百姓絕不會拒之門外,陛下放心,老臣會將此事當做正德五年的頭等大事去做!”
“育苗我們已培育了很多了,山東離京師近,便先選運河兩岸幾個州縣先行試種,今年的話……可先試種一萬畝。”
其實就這麼一點一點的做,等到正德十年、十五年,那天下是個什麼光景?
而像是這樣的變動,京裡傳得的確不少。
又能有多難,這些地方都不是貧瘠之地,隻要認認真真治理幾年,必定又是一片生機。
外麵都說費宏這四川巡撫是要到頭了,不過這些都是傳言,費宏基本都是不聽,他還是以四川巡撫的身份來考慮事情。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子充兄,京師規劃司也有五年了呀。”
當然,算是升,畢竟以前都是巡撫,現在有個總督的名頭。
因為離得遠,看不到一條條巷弄裡走的是男是女,但行人來來往往卻能分辨得了。
“做臣子的,自然是聽旨行事。多謝禮卿,實話實說,我還確實沒有考慮過鳳陽這裡的事,萬一陛下問起,我一問三不知倒也尷尬。”
“已經基本定了,所以也不是不能講。”顧佐手背在身後,“去年初,兩京直道淮安揚州段的那個案子……還是讓陛下頗為不滿,朝廷花了這麼多的銀子,到最後弄成這副模樣,確實有愧聖恩。這樁案子後來往下查,多多少少還是牽涉到原鳳陽巡撫兼漕運總督陳泰。
朱厚照也沒有嚴令不準透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