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全新的加密方法
葉青璿點頭道:“是的,就是這個時候。在使用多種方法都無法逃離這個時間時,我的內心恐懼達到了極點。
我想過自己的各種死法,可是沒有想到自己會被喪屍圍在一個角落裡麵,被瓜分。
我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忽然之間,我的腦袋仿佛像是爆炸了一般。
就在那一瞬間,我似乎感應到自己的腦海中無形之中多了些什麼東西。
想到自己即將要死亡了,哪裡還去在乎這突然出現在自己腦海中的東西啊。
望著越來越少的門扇,我在想如果此刻有人能夠把這些喪屍打到就好了。
當然我也知道,這是自己胡思亂想罷了,在這荒郊野外的,哪裡會有人路過這裡,即使有人路過,也不可能停下來幫忙。
然而,老天似乎聽到了我的呼應一樣。
這個拯救自己的人,並不是路過的人類,而是準備圍攻自己的喪屍。”
聽到這裡,劉明宇知道葉青璿覺醒了能力,不過他有點疑惑,隻有一個喪屍,也不可能把所有喪屍乾掉吧?
葉青璿繼續說道:“在圍攻的喪屍群裡麵,忽然有一個喪屍體型變大,變成了一個兩米多高的巨人喪屍。
隻見巨人喪屍像是發了瘋一樣,掄起拳頭對周圍的喪屍進行猛烈地攻擊。
這個巨人喪屍力大無窮,這些喪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原本在門外麵圍攻的喪屍隻剩下這個巨人喪屍了。
一個巨人喪屍更甚一群喪屍。
那時候我還沒有想到這個巨人喪屍,是受自己控製的。
當時害怕極了。
聽到外麵沒有了動靜,我壯著膽子,走到大門口,透過門洞,發現巨人喪屍正站在門外。
你想想一個巨人喪屍堵在門口,哪裡還有機會逃啊。
後來無意中發現,自己腦海中多出來的東西,似乎能夠控製巨人喪屍的動作。
經過一番實驗之後,才知道無意中多出來的東西真的可以控製喪屍。”
劉明宇認真聽了葉青璿的講述之後,覺得葉青璿覺醒這個控製喪屍的能力,應該是因為恐懼到了極致,然後觸發了某個關鍵點,從而得到了這個能力。
恐懼到了極致,可是是個前提,關鍵是那個關鍵點。
像葉青璿她的表妹,當時也是恐懼到了極致,然而她的表妹卻沒有獲得類似的能力。
葉青璿的這個能力真的很厲害,居然還能夠讓普通喪屍進行一次進化。
讓普通喪屍變成巨人喪屍,明顯就是普通喪屍轉變成特殊喪屍。
有巨人喪屍在她們身邊,難怪她們能夠穿越大半個嘉城,來到嘉城偏西的嘉杭聚居地。
不過劉明宇有個疑惑,既然有巨人喪屍在身邊,她們又是怎麼被蔡高明的手下抓住從而成為一個奴隸的呢?況且,葉青璿還能控製兩個喪屍的話,巨人喪屍的力量,應該不至於讓她那麼容易被抓住吧?
巨人喪屍,讓劉明宇想起了爆裂者,爆裂者的威力,他可是深有體會。
他不覺得蔡高明的手下有如此實力。
要知道,李海峰曾經為了獵殺特殊喪屍,付出過沉重地代價,才弄了一些特殊喪屍的能量晶石。
而蔡高明的手下,不可能比李海峰的手下還要厲害,真要有那麼厲害,早已經翻身做主人了。
這裡麵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事情。
劉明宇向葉青璿提出了這個疑問?
此刻葉青璿有些尷尬,自己被抓去做奴隸,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經過葉青璿的一番講解之後,劉明宇總算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就如同劉明宇所想,按照正常情況下,她確實不可能被抓去做奴隸。
這還得怪葉青璿自己,警惕心不夠。
在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之後,終於再次發現了幸存者的蹤跡。
帶著巨人喪屍肯定是不可能進入聚居地,所以葉青璿在踏入通往嘉杭聚居地的大路時,就讓巨人喪屍停留在一旁。
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這條道路正是奴隸獵人經常行走的地方,經常尋找落單的人下手。
像葉青璿兩姐妹,這樣的明眼一看就是個弱者的人行走在大路上,這不是明擺著送到嘴的肉嘛。
結果可想而知,葉青璿都來不及控製巨人喪屍,就被奴隸獵人給放倒了。
之後的事情,就是劉明宇遇到葉青璿的事情了。
葉青璿有如此反應,不是她不夠警惕,隻是她沒有想到,這個聚居地的人居然敢光天化日之下,對幸存者動手。
在滬城聚居地是沒有奴隸發生,或者說沒有光明正大的奴隸,這也造就了葉青璿沒有往這個方麵去想,從而中了奴隸獵人的招數。
劉明宇聽了之後,也是一臉無語,不過也算是給他提了個醒,每個聚居地的情況不一樣。
去到一個聚居地,需要時刻保持最高警惕,不然就會像葉青璿那樣,一不小心就落入了彆人的圈套。
在這個世界,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葉青璿的這個能力還可以繼續開發,如果是在戰場上,多了兩個巨人喪屍作為自己的幫手,那絕對會輕鬆很多。
“你之前控製的那兩個巨人喪屍還在嗎?”劉明宇輕聲問道。
“不在了,我醒來之後就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似乎在我昏迷的時候,脫離了我的控製,又或者是被其他人殺死了。”葉青璿搖頭。
劉明宇左手扶著下巴,右手在桌子上輕輕地敲擊著,再次問道:“沒了他們,你還可以重新捕捉新的喪屍嗎?”
“我也不知道,自從來到老板這裡之後,也沒有接觸過喪屍。”葉青璿弱弱地說道。
“這樣啊,那下次去圖書館找資料的時候,你也一起過去,看看還能不能控製喪屍。”劉明宇沉思了一會兒說道。
隨後又再次說道:“你放心,不管你能不能控製喪屍,你的安全都沒有問題,我會保護你。”
葉青璿笑了起來:“能幫到老板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