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取名方法給劉明宇一個啟發,以後取名字可以利用係統提供的名字進行取名,簡單又實用。
就這樣,星辰飲料公司的第一款飲料名字被正式確認下來。
“這款飲料的成本價是多少錢?”
強身飲料味道方麵不錯,功能也不錯,但價格是個問題,價格太高會讓很多人喝不起,太低的話,或許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老板,目前按照一年一億瓶的產量來計算,每瓶的成本價2.5元。”趙青鬆對強身飲料的數據非常熟悉,直接把成本給背出來。
每瓶2.5元的成本有點高,這還隻是原料成本,如果把運輸成本,銷售成本等算進去,還要包括一些利潤,最終售價恐怕不低於5元。
5元的售價高嗎?
很高了,要知道大部分飲料的價格大多數都是在3至5元。
5元以上的飲料不是沒有,這個價格區間的飲料,大多數都是牌子,或者銷量較少的牌子。
要知道5元,是一億瓶產量的價格,如果提高產量的話,成本還能夠繼續下降。
一億瓶多嗎?
對於大牌子來講,真的不多,一億瓶可能隻是他們一天的產量。
所以一億瓶真的不多。
但對於一些小公司來講,這個數字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繼續提升產量,能下降多少成本?”一億瓶不是劉明宇的目標,他的理想是超越兩大巨頭。
“主要是時間太緊,繼續增加產量的話,每增加一億瓶,大概能夠減少0.2元。“趙青鬆回應道。
劉明宇聽了之後眼前一亮,那是不是產量達到13億瓶的時候,是不是已經下降到免費了。
當然,劉明宇也知道是開玩笑,產品數量有限越高,成本就越低,但產品成本都有個極限,不可能無限製地往下降。
“最低能夠降到多少?”劉明宇沉聲問道。
“按照當前的供應商,估計在1.5元。”趙青鬆對此早已經胸有成竹,快速回答了劉明宇的問題。。
“還是有點高,你收購一些主要原材料供應商,以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劉明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好的老板,那其他零星供應商呢?”趙青鬆以前雖然是科技公司的老板,但對於劉明宇說的這些還是了解的,他沒有說出來,而是留給了劉明宇提出。
零星供應商影響價格雖低,但當數量上去之後,數目也是非常可觀。
劉明宇擺手道:“不用了,我們控製一些主要影響成本的材料就可以了,其他材料留點給其他人喝一下湯吧,但必須要有備用,我可不想在自己公司產品火爆的時候,被一些供應商坐地起價,擒住脖子。”
劉明宇說的事情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雖然他不想趕儘殺絕,所有的活都自己乾,但也得注意被其他人借此抬高價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