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之前的時候,劉明宇就跟黃毅簡單的介紹過無形結界的各種情況。
但是,很多時候,數據都需要自己親自做實驗。
這樣得出來的結果,才更加讓人放心。
而不是隨意的聽從彆人的一個數據,就盲目的做實驗。
那樣得出來的結果,必然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得到一些基礎數據之後,黃毅開始嘗試各種實驗。
有時候會拿各種材料對無形結界進行攻擊。
然後得到數據之後,再進行調整。
這樣的實驗是相當無聊的實驗。
但是做實驗的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善於從那些枯燥乏味的實驗當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有多少新東西,就是從這些枯燥乏味的實驗當中獲取的結果。
其實很多時候,所做的實驗都是無用功。
但是,隻要能夠發現有一點點不同之處,就是一個大發現。
所以說,有時候,做實驗是一個非常考驗人耐心的工作。
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忍受這種工作。
除了要有耐心之外,還要有細心,善於從看似相同的實驗當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而且做實驗的時候,也不能擁有太過主觀的判斷。
有時候你覺得不可能的東西,往往就是你所需要的答案。
對於無形結界,眾人也是第一次接觸。
不過,類似的能量防禦罩,倒是接觸了不少。
比如說,總部外圍的能量防禦罩,就是其中之一。
黃毅一行人開始針對無形結界做各種實驗。
一個小時過去了,結果卻並不怎麼理想。
一個小時,他們嘗試了多達一百多種的材料,沒有任何一種材料能夠與之發生反應。
甚至連一點點波動都沒有。
如果不是在其表麵上附著了一些東西,恐怕都不知道,其實在圓球的周圍有一層無形的結界存在。
黃毅並沒有氣餒,依然在不斷的用著新的材料進行著實驗。
如果隻用一個小時,就能夠得到答案,那真的是上天眷顧了。
不要說是這種實驗,就算是很多小實驗,也不一定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內就得到完美的答案。
不管是黃毅也好,還是他的助理也罷,大家的心都非常沉著,沒有一絲絲波動。
反而是在潛水艇裡麵激烈的討論,討論者可能對其發生反應的材料。
黃毅對無形結界的實驗還在繼續,湖麵上倒是新來了一批打撈船。
劉明宇立刻讓人把特製的纜繩給打撈船換上。
曆時半個小時,總算是換上了新的纜繩。
因為已經有打撈船在工作,其他打撈船小心翼翼的分插在打撈船之間,形成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新的打撈船加入,一下子讓打撈速度提升了許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