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潘建國就發現了一些不同的地方。
五位教授站在量子計算機前麵,許久沒有動彈。
直播間裡麵的觀眾,不由得紛紛議論了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呀?怎麼還不開始測試呢?”
“他們站在上麵很久了,不會是不會操作這玩意吧?”
“怎麼可能?他們可是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就算是眼前的量子計算機跟他們的量子計算器不一樣,但是總體上來講應該是相通的,不可能不會操作,肯定是有其他原因。”
“潘教授他們不會是不行了吧?”
“如果潘教授他們都無法驗證的話,恐怕沒人能夠驗證了。”
“我們要相信潘教授他們,一定能夠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複。”
主席台這邊,趙青鬆見他們許久沒有動靜,不由的開口出聲問道:“各位教授,不知道我們的測試可以開始了嗎?
如果有什麼技術上的問題,我們可以邀請我們的研發隊伍來回答你們的問題。
隻要不涉及到核心問題,保證相關問題都能夠得到解答。
這樣也方便你們對眼前的這台量子計算機的理解。”
潘建國被趙青鬆的話給驚醒,連忙說道:“非常感謝,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讓他們上來幫忙解釋一下嗎?”
潘建國看了一下,發現眼前的這台量子計算機,跟他們所研究的量子計算機完全不是一個研究方向。
潘建國本來以為自己能夠看得明白,然而在觀看的時候卻發現,還是高估自己了。
在沒有專業人士進行解說,又無法打開眼前的這個量子計算機進行研究的話,可能真的一時之間無法看明白。
他感覺自己這個所謂的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完全是假的。
其實不隻是他有這樣子的感覺,其他四位教授,看完之後也是有同樣的感覺。
除了一些最基礎的知識之外,其他好多架構他們都看不明白。
此時此刻的他們就仿佛像是一個剛剛接觸量子計算機的普通人一樣,並沒有比其他人多上多少專業技術。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幾個人上台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測試的重要原因。
看都看不明白,還怎麼測試呢?
但是人已經上來了。
如果不測試的話,那不是被所有人嘲笑?
這可是有超過千萬級彆的人員在直播觀看,以後還可能有更多的人員。
這讓他們根本無法下台。
好在趙青鬆及時的發現了他們的異樣,提出了增派研究人員在旁邊解說的建議。
原本研究人員就一直在旁邊等待。
現在聽到趙青鬆的招呼,立刻從旁邊站了出來。
趙青鬆開口說道:“小張,你來對我們的量子計算機進行一番演示,然後再看看潘教授他們有什麼需求,按照他們的需求再進行演示。”
趙青鬆口中的小張,本名叫做張茂才,是量子計算機研發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也是劉明宇一直想要培養起來的人才,不對,應該是天才。
根據劉明宇的天賦係統,可以查看到,張茂才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天賦高達93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