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國際空間站拒絕了華夏人的使用,既然如此,那麼華夏人就自己乾。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鬥,也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
或許當初華夏人還要感謝他們的拒絕,要不然也不會擁有現在的空間站,不受製任何人的空間站。
量子計算機這件事情現在看起來的話似乎也是有這麼一個情況。
但實際上情況並不一樣。
星辰集團也同樣是華夏的企業,而且一直都是跟官府有良好合作的企業。
繼續做著遠遠落後於星辰集團的技術,完全沒有必要。
實際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即便你要自己單乾,恐怕你也不一定擁有足夠的技術,足夠的時間追上星辰集團。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精力。
自從星辰集團建立以來,沒有星辰集團主動公布的技術,根本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跟得上星辰集團的步伐。
如果一定要堅持,兩者之間的差距隻會越來越遠。
到差距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選擇放棄。
大多數人對於潘建國等幾位教授的選擇,還是比較支持的。
其實就算是不支持,也沒有多大作用。
因為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事情。
跟網上的那些吃瓜群眾完全是沒有任何關係。
潘建國教授等團隊加入星辰集團的新聞在網上發酵的時候,劉明宇正在辦公室裡麵查看潘建國等人的個人信息。
劉明宇所看的個人信息,並不是入職信息的那些個人信息,而是查看他們的天賦信息。
在經過半天時間之後,潘建國等人以及其他隊員們終於辦理完了入職手續。
是的,其他隊員們雖然還沒有報道,但是劉明宇已經讓人把他們的相關信息已經錄入公司了,提前完成了入職手續。
劉明宇知道潘建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其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天賦一定很高。
而事實上也跟他所猜測的一樣。
潘建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發天賦高,高達97分。
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天賦,隻差三分就達到了滿級的天賦。
難怪能夠帶領著隊員們,從零開始研發出祖衝之號量子計算機,並且達到世界頂尖的程度。
如果沒有如此高的天賦,恐怕早就消失在大眾之中。
按照這種況發展下去,如果沒有劉明宇從末世世界那邊帶來真正的量子計算機技術,如果沒有點亮相關的量子計算機技術的話,或許在現實世界的第一台真正的量子計算機真的有可能在潘建國手中誕生。
其他幾位教授比潘建國的天賦要差了一些,不過每一位教授的天賦評分都達到了90分以上。
絕對都是人才中的人才。
想想也是,雖然沒有達到潘建國的高度,但是他們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一點都不比潘建國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