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了空間異能的人依然很少。
截止到目前為止,依然隻有趙子良和汪淮如兩個人。
如果再加上劉明宇的話,頂多也就算三個人。
劉明宇並不算得上,是真正的空間覺醒者。
關於空間異能的應用,主要還是來源於學習到的技能。
除開學習的技能之外,對於空間方麵的其他應用,他還是有些不太熟悉。
況且劉明宇也不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陪同李文海進行研究。
研究近距離的空間傳送門,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研究出來的東西。
為了能夠更快的把近距離的空間傳送門研究出來,同時也查詢一下遠距離空間傳送門的研究進度。
劉明宇把李文海和汪淮如兩個團隊都叫了出來,一起在研究所開了一個會議。
趙子良作為唯二的空間異能覺醒者,除了正常的任務之外,絕大部分時間都被汪淮如來到實驗室配合一起做實驗。
這一次李文海這一邊也同樣需要研發近距離的空間傳送門的研究。
汪淮如負責遠距離空間傳送門項目,自然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與李文海接觸,所以最終負責配合李文海近距離研究項目的人就變成了趙子良。
而汪淮如和李文海之間更多的是技術交流和經驗交流。
其實說是技術交流和經驗交流。
主要還是汪淮如在向李文海傳授技術經驗。
李文海並沒有因為汪淮如的年紀比較輕,從而有所輕視,反而是知道汪淮如就是遠距離空間傳送門的技術負責人,變得更加恭敬。
劉明宇這邊經過汪淮如的彙報之後,也知道了現在遠距離空間傳送門的研究進展。
說實話,現在的遠距離空間轉送門的研究進度大概也就在50左右。
距離真正的實現,還差一大截。
看起來這一次的會議,都是李文海在受益,汪淮如在其中並沒有得到好處。
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李文海的團隊確確實實是剛開始接觸近距離空間傳送門的研究工作。
但是,不要忘記了。
李文海手中可是有惡魔族的技術資料進行支持。
他缺少的隻是一個實質性的研究而已。
惡魔族關於空間傳送門的研究資料,對於汪淮如的幫助也是非常巨大的。
之所以之前的研究進度如此之低,主要還是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項目。
也沒有先例可以進行研究對比。
相當於汪淮如要從零開始實現遠距離空間傳送門,這其中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說,這次的會議雙方各有所得。
遠距離空間傳送門項目和近距離空間傳送門項目的研究工作,同時進行,或許還能夠得到互補。
研究的進度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他們雙方交流的時候,劉明宇也看起了惡魔族的剩餘的資料以及波瀾星人留下來的資料。
劉明宇想要看一看後續的資料當中究竟有多少雷同的資料?
結果不看不知道。
一看嚇一跳。
本來以為前麵的基礎資料已經有足夠高的雷同部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