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宇看了一下,單純的從現在擁有的資源來看。
divcass=”ntentadv”帶著地球在宇宙中一起流浪這個想法的可行性還是非常之高的。
最高的一個方案的可行性,能夠達到71。
其餘的幾個方案,也基本上都超過了60。
本來以為這一次他們還會有些糾結。
不過沒有想到,這一次的投票非常迅速。
隻用了不到五分鐘時間就已經全部投票完畢。
這主要還是因為有一部分人比較糾結,在那裡糾結了將近五分鐘時間。
要不然,這個投票早就結束了。
想想也是,會員都已經把各個方案的成功率已經標注好了。
不選擇成功率最高的那個方案,難道還要選擇成功率低的方案嗎?
恐怕任何一個正常人來選擇,都不會選擇其他方案。
目前成功率最高的方案,是把地球當做一個超級宇宙飛船,準備把地球改造成一個宇宙飛船。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同時也是一個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方法。
當所有人都同意了這個方案之後,立刻展開了對地球的改造計劃。
相對比一個世紀以前的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方法。
現在他們所使用的方法要更加簡單,更加粗暴一些。
直接使用一種耐高溫、耐寒冷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高強度金屬。
直接貫穿地球的南北極,同時在有八根同樣的金屬經過赤道,穿過地球。
使得地球成為一個金屬架,從而迫使地球停止自轉。
為了打造這九根能夠貫穿地球的金屬,足足耗費了九個月時間,平均每個月完成一根金屬,才最終完成了最初的金屬構架。
這也多虧了在新世界獲得的各種金屬資源,要不然的話,想要打造如此龐大的金屬棒,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需要的資源非常多,也非常複雜。
隻是地球上或者是在太陽係附近是沒有辦法搜集到這些資源的。
好在現在已經進入了星際時代。
除了在新世界找到的那些自然之外,他們也能夠在比鄰星等相對比較近的星係當中尋找所需要的資源。
地球的人口數量希少。
絕大部分事情都交給了人工智能去處理。
人工智能在這一次的行動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隻要擁有足夠的資源,隻要給人工智能足夠的權限。
建造速度幾乎可以達到指數級彆的增加。
為了打造這九根金屬棒,足足用了九個月時間。
但實際上前麵的半年時間裡麵,基本上都是在做著準備工作。
後麵的三個月時間才是真正的製作時間。
而且劉明宇也在旁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他人都以為所有的資源都是來自太陽係或者是來自太陽係之外的其他星係。
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