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飛船的堅固程度,也會達到一個更加恐怖的程度。
divcass=”ntentadv”對於地球的改造方式,除了九根特殊的金屬棒之外,眾人決定依托金屬棒組成的金屬架,在地球的外圍形成一個金屬防禦圈。
這個金屬防禦圈就像是宇宙飛船的外殼一樣。
現在就相當於是給地球套上了一個外殼,從而讓地球成為真正的宇宙飛船。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個動力問題需要解決。
關於動力方麵,無論是波瀾星人共享的科技資料還是劉明宇在副本當中所獲得的關於惡魔族的技術資料當中,都有相應的技術資料。
並且經過兩個世界的努力,已經初步掌握了相關的技術。
再加上有基石,這種超級高質量的能源,幾乎可以不用擔心動力方麵的事情。
動力必然是放在地球的核心部位。
在外部改造的同時,地球的內部改造也在同時進行。
幾乎是要把地球給挖空,然後安上超級曲率引擎。
劉明宇倒是想過采用躍遷引擎。
不過最終還是否決掉了這個方案。
躍遷引擎對於現在的劉明宇來講還是一個相對比較不成熟的技術。
還沒有完全掌握。
想要完全掌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現在劉明宇最缺的就是時間,曲率引擎已經相對比較成熟。
而且采用曲率引擎,也足夠讓地球的飛行速度達到數倍光速,甚至是數十倍光速的存在。
現在反而要更加擔心,地球會不會因為,超光速飛行而導致散架。
所以反而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如何讓地球更加穩定,更加牢固上麵。
除了在末世世界進行相對應的實際操作之外,實際上劉明宇也在現實世界進行了模擬。
這主要是為了讓現實世界的科研工作者,能夠提供更好的技術給末世世界。
要不然的話單純的依靠末世世界的科研工作者,即便是有劉明宇在旁邊幫助,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這項任務。
自從地球停止自轉之後,地球表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的地球就仿佛像是在享受著冰火兩重天一樣。
一邊是酷熱無比的天氣。
另外一邊就是天寒地凍的天氣。
不過好在,這種情況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
在改造的骨架建造好之後,人造太陽也已經建造出來。
太陽為地球提供的主要作用,也就是熱量的傳遞,本質上來講也是提供能量而已。
人造太陽對於現在的地球技術來講,已經不是什麼太大的難題。
非常輕鬆的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他們更多的時間是放在了建造地球的外殼上麵。
這裡需要花費他們大量的時間以及大量的資源。
幾乎每一天,都有海量的資源被消耗。
每一天都有宇宙飛船來往地球以及其他星球。
如果有個視角從太陽係之外查看地球,一定會驚訝的發現,以地球為中心的太陽係,密密麻麻都是運輸資源的宇宙飛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