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倒好,他沒有去拜訪他們,他們卻是準備侵擾天都治下百姓。
於是,羅喉將這個任務,派給了槐生淇奧,作為一次曆練。
與之相應,槐生淇奧也沒有讓他失望,憑借出色的能力與個人修養,將問題圓滿解決,戰敗的各族因為並未付出實際行動,所以沒有被清算。
不過,也隻是沒有被清算,稱臣之後被同化吞並還是跑不了的。
在回來之後,槐生淇奧向羅喉詢問道:「殺一人以利天下,是否可行?」
「不可。」羅喉的回答十分堅定。
她沒有不解,隻是繼續問道:「為何?」
「判斷一人是否該殺的,應當是律法,他人不該肆意剝奪任何無辜之人的性命。」
隨著時間推移,身為天都武君的羅喉,對生命的態度,已經與身為遊俠時截然不同,他的思路與眼界,成功自江湖中掙脫出來。
「殺一人而救萬人,也不應該做嗎?
一人無辜,萬人同樣無辜,一人的無辜與萬人的無辜相較,誰重?」槐生淇奧繼續詢問道。
「一樣重。殺戮無辜,有害國法,害國法而不自知,卻以為行的是理所當然之事,國將亡也。
我是從一名遊俠,肩負起這份責任,在鳳卿與好友的幫助與支持下,方才做出決定,建立天都,走到如今這一步。
正因為走到這一步,我方才明白,自己從前陷入的誤區。
你既然要肩負起一國興衰,便莫要讓自己的思維與眼界,被這江湖同化,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
江湖人可以輕賤人命,但為王者,不可。」
彼時,羅喉的語氣很平澹,話語之中的重量卻是一點也不少。
「那若是遇到這樣的事情,又該如何處理?」
「站在王的角度,是誰要害這萬人,便去懲治誰,若是另外的那個人,便將他斬殺;
若是一個團體,便讓執法部門解決它;若是天災,便去與其相對抗,直至征服它;若是人禍,便去問責,給無辜之人一個交代。
若是製度,便去改革,不要抗拒改變,一種製度若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未曾有過任何改變,那你便該進行反思。
看是你的思想出現了問題,亦或者你的國家已經開始腐朽。
當你站在那個位置之後,無論犯下多麼微小的錯誤,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被無限放大,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係著無數人的生死。
王,不止是身份,更是一種責任。」
如何當好一名王,羅喉並未做出具體的回答,但是在談話的過程中,槐生淇奧已經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桉。
換源app】
慈光之塔的局勢,雖與苦境有所不同,治國的道理卻是相通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