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現在,雖然是假期,但是他們之所以聚集在學校,就是因為假期的軍訓,大明所有的男丁都要進行軍事訓練,這是多年以來的習慣,甚至中學生還需要接受初級軍事指揮培訓。
“對了,徐國棟,你爸不是在軍隊嗎?他們部隊什麼時候出發?”
徐國棟的父親是陸軍軍官,他的家就住在駐軍基地眷村,在同學們提到他的父親時,他的心思一沉,然後說道。
“我早上來學校的時候,他還在家裡,這可能有點兒突然。”
“打倒巴西奴隸主!……帝國萬歲!……”
就在這時一陣陣的口號聲從外麵傳了進來,聽聲音是校外的方向傳來的。
“哎,你們說,我們要不要也過去看看?”
聽到外麵的聲音,王景初有些坐不住了,他這人就喜歡湊熱鬨。
很快,王景初就和同學們一同到了校外,校外的街道上,已經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數以萬計的年青人高舉著日月旗,他們在街頭上呐喊著,呼喊著口號。每一個人的神情都顯得非常激動。
這些青年們是自發的聚集到街頭的,他們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帝國的忠誠,當然也是表達對戰爭的支持。
眼前的這一幕,讓許多人都看傻了眼,尤其是那些剛來大明沒多長時間的人,他們很難理解大明的百姓在麵對戰爭時,為什麼會如此的充滿熱情。
不是麵對戰爭,而是對國家的忠誠!
沸騰!
這一天,大明各地都變成了一片沸騰的海洋,不僅僅是青年人,還有很多中年人,他們也走上了街頭跟隨著人們一起大聲的嘶吼著、咆哮著。
“戰爭!”
麵對來自外國的威脅,大明人的選擇選擇是非常直接的,他們選擇拿起武器來保衛大明,保衛他們的家園。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大明一直在千方百計的通過輿論和教育的方式向國人灌輸一種觀念——愛國主義以及民族主義觀念。
這一切對於他們來說是陌生的,畢竟,在此之前大多數國人的心裡隻有家和宗族,頂多還有一個地域觀念。
除此之外,他們就再也沒有了其他的觀念。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另一個世界,他們被人們稱為一盤散沙。
而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大明通過教育告訴他們什麼是國,什麼家,什麼是民族,什麼是同胞,正是通過這樣的精神灌輸,讓大明人不再是一團隻知道繳稅納糧的“散沙”。
而是通過種種方式不斷的去喚醒他們內心中的群體以及族群意識。
庶民的力量!
是世間最強大的力量,但是,在這個時代的華夏並沒被人們所重視,當然,也沒有被喚醒。甚至就連朱大皇帝本人,也不知道教育能否喚醒這股力量!
而現在呢?
當大明帝國第一次向外國宣戰之後,他們的民眾麵對外敵的時候,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誠,他們熱誠是發自肺腑的他們的熱誠也是源自內心的,
這種熱誠源自於對華夏民族的認同,源自於內心的民族觀、同胞觀,源自於對大明帝國的忠誠。
這一天,大明的所有城市,都處於一片驚濤駭浪之中——這驚濤駭浪是民眾的呐喊聲,是千千萬萬普通庶民的組成,他們就像是波濤一樣向前推動著,這股波浪正在前推進,向著未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