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薑辰走出了衛生間,聽到她們的話就說道:“裡麵就是一些資料,沒有你們想的東西。”
“薑辰,你怎麼偷聽我們說話。”時宜不滿道。
“沒有啊,我正好出來。”薑辰覺得自己太冤枉了。
他怎麼可能去偷聽呢?
要聽,他都是選擇正大光明的去聽的。
隻是他沒想到時宜和宏曉譽竟然說這些。
“時宜,今天你還上班嗎?”薑辰明知故問。
“上啊,我等一下就去上班了。”時宜點了點頭,說道:“所以,你休息一會後就回去吧。”
“好。”
薑辰點了點頭。
“……”
宏曉譽眼中露出了疑惑之色。
之前在機場的時候,她好像暗示了啊。
薑辰應該不至於聽不懂吧?
那麼,現在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在三個小時後,宏曉譽終於知道原因了。
“薑辰,你還不回去?”時宜推了推薑辰,說道:“我要去上班了,你還在這裡乾什麼?”
“上班?你去上班吧,我和曉譽聊點事。”薑辰說道。
“……”時宜。
她今天怎麼可能去上班?
她隻是想讓薑辰快一點離開啊。
“你和曉譽聊什麼事?”時宜問道。
“你想知道?”薑辰看了時宜。
“如果你不想讓我知道的話,你可以不說。”
時宜覺得薑辰找的就是個借口,不過她是不會讓薑辰得逞的。
嗯,不僅時宜是這麼想的,宏曉譽也一樣。
在宏曉譽看來,薑辰知道時宜今天不上班,所以故意利用這個借口留下來的。
“沒什麼不可以說的。”
薑辰看了宏曉譽一眼,問道:“曉譽,你是電視台的記者,那不知道你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是怎麼看的。”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宏曉譽一愣。
薑辰點點頭。
對fasove雜誌社的轉型,他還是決定問一問宏曉譽的意見。
今天宏曉譽在這裡,他自然不會錯過。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薑辰,你問這個乾什麼?”宏曉譽問道。
“我之前收購了一家雜誌社,但現在隨著互聯網帶來的衝擊,雜誌社也麵臨了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所以,我想問一問你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看法。”薑辰沒有隱瞞,雖然他和fasove雜誌社的策劃總監被方天娜他們誤認為是男女朋友關係,但那是誤會。
所以,無論是宏曉譽,還是時宜知道fasove雜誌社是他的都不是問題。
“你收購了雜誌社?是什麼雜誌社?”宏曉譽十分的意外。
“fasove雜誌社。”薑辰回答道。
“fasove雜誌社?你等等。”
宏曉譽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片刻之後,她拿著一份雜誌走了出來。
“是這個嗎?”宏曉譽問道。
薑辰看了一眼,點了點頭:“就是這個。”
“薑辰,你的公司不是搞投資的嗎?怎麼又收購雜誌社了?”宏曉譽十分的意外,fasove雜誌是非常有名的,他們電視台幾乎每一期都訂了,而她也每一期都看。
“你也說我是搞投資的,投資雜誌社也是投資啊。”薑辰笑著說道:“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了,所以,在我看來新媒體就是未來的主流,隻要把握住了方向就能夠賺大錢。”
“那你想問什麼?”時宜對薑辰收購fasove雜誌社有些意外,但並不在意。
“想要從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哪怕我是老板,也不可能一句話就讓fasove雜誌社轉型的。曉譽是記者,相對來說,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些了解,所以,我想問一問她的意見。”薑辰解釋道。
“薑辰,其實我也隻做了本職工作,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了解並不多。”宏曉譽說道。
“曉譽,我隻是想聽一聽你的意見,你知道的多不多並不重要,我這是集思廣益。”薑辰覺得自己其實可以去盛裝雜誌社看看,了解一下盛裝雜誌社的情況。
哪怕不能將盛裝雜誌社的陳開怡挖過來,也可以看看盛裝雜誌社和fasove雜誌社有什麼相同或者不同之處。
“那好吧,我就說一說我的看法。”宏曉譽聞言就說了起來。
薑辰默默地聽著,不時的問幾句。
最後,兩人就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展開了談論。
薑辰有前世的一些看法,相對來說,對新媒體的了解比宏曉譽全麵。不過,宏曉譽以一個記者的身份去看新媒體,也給薑辰耳目一新的感覺。
至於旁邊的時宜。
被薑辰和宏曉譽忘記了。
不過時宜沒有惱怒。
畢竟,薑辰和宏曉譽是談事情,不是談情說愛。
薑辰和宏曉譽談論了一個小時,突然看向了時宜,意外道:“時宜,你不是要去上班嗎?怎麼還在這裡?”
“我,我剛才請假了。”時宜沒辦法,隻能找借口。
宏曉譽心中暗笑。
薑辰這手段高超啊。
“那去做飯吧,我餓了。”薑辰說道。
“好。”時宜應了一聲,才反應過來:“你還要留下來吃飯啊?”
“我和曉譽還沒有談完,如果你上班去了,我準備叫外賣的,不過你既然不上班就去做飯吧。”薑辰理所當然說道。
“……”時宜。
最後,時宜還是去做飯了。
“薑辰。”
宏曉譽對著薑辰翹起大拇指。
薑辰笑了笑,繼續和宏曉譽聊了起來。
半個小時後,薑辰問道:“曉譽,你是記者,那你有沒有想過做自媒體?”
“自媒體?”宏曉譽愣了愣。
“對,我覺得你們記者完全可以自己做自媒體。這自媒體做大做強後,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薑辰點了點頭。
從09年微博上線,就引起了社交平台自媒體風潮。而在12年微信公眾號上線,自媒體向移動端發展。緊接著,各大門戶網站、視頻、電商平台等紛紛涉足自媒體領域,平台多元化。
而從今年開始,隨著鬥音,直播、短視頻等出現,成為自媒體內容創業新熱點。
按照他昨天和安清歡了解的情況,現在的鬥音有不少的用戶開始變現賺錢了。
“自媒體,真的能夠形成商業模式嗎?”宏曉譽對自媒體不是很了解。
“當然可以。”薑辰點了點頭,然後解釋了起來。
自媒體的商業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純線上經營,即通過媒體內容經營聚集了一定數量的粉絲之後,尋找合適的廣告主在平台上做廣告,實現廣告收益。
另一類是效仿明星、名人、大公司ceo等人的做法,依托於前期在自媒體上積累的人氣和個人影響力,通過線下渠道變現。
當然,這種線下變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出書、演講培訓、企業谘詢,甚至可以考慮開個網店賣書等等。
當然,線下變現若要發展成常規穩定的經營項目,一般需要媒體創辦人具備一定的社會身份,例如暢銷書作家、大學教授、媒體記者等等。
宏曉譽是電視台的記者,可以說是有天然優勢的。
“……按照莪說的這些,你可以將線上線下資源有機對接,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薑辰最後說道。
“薑辰,你說的我都心動了。”宏曉譽說道。
“記者雖然自由,但如果利用自媒體實現財務自由,你就更自由了。”薑辰是愛屋及烏,宏曉譽是時宜的好閨蜜,他自然要幫助一下。
如果不是因為宏曉譽是在電視台工作的,說不定他會將她挖到fasove雜誌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