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拜京東宣扶使、知濟南知府事的劉道清,望著遠處一眼看不到邊的梁山大軍,不急不慢,井然有序的在濟南城外安下營寨。他那本就白皙的臉,現在更是沒有了一點人色。
他本來想在這千年古城,北方泉水林園內,學學曾鞏、蘇轍等文人雅士,留下精美詩篇,做些讓百姓敬愛的事。可如今卻遇上大宋百年,都不曾發生的匪亂。讓他心中如何不焦急。
雖然這濟南城高牆厚,可要想退兵怕是萬萬不能的。
尋來了通判、將領等諸多人員,眾人好一陣商量,卻也沒有頭緒。
一直在城樓上等到入夜,梁山大軍一直沒有反應,劉道清不覺安下心來。
“你說會不會有援兵前來?”
統製官方天賜麵色凝重,微微搖頭道:“梁山打破大名府都無人前去相幫,咱們濟南府怕更是無人會來。”
劉道清眼神一暗,滿懷期盼的看了眼遠方,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忽然道:“咱們能守住麼。”
“濟南府有兵將上萬,城中百姓青壯無數,隻要死守還是有希望的。”方天賜略微思索道:“不過還得明天看看情形才清楚,咱們隻聽過梁山賊寇了得,卻還並未親眼見識過。”
劉道清聞言點點頭,安排官員發動百姓日夜守城,絕不能有一絲一毫懈怠。
而城外的梁山中軍大帳,柴進也是一臉凝重。剛看了那長清縣低矮的城牆,再看這濟南府的,真有種高不可攀的錯覺。
其實他多希望城內的知府是那被金國人,立為北齊皇帝的劉豫,因為那是一個大大的軟骨頭,稍微嚇唬嚇唬,就得獻城投降了。可這城裡的幾個,他倒是隻聽說過,卻並不了解。
正在沉思,卻聽士卒匆匆進帳,稟報道:“禹城東北來了一支官軍,打著淩州旗號,不下四千人。正與我軍對峙……”
柴進聞言,心頭暗笑,忙問道:“淩州兵馬,可知是何人統帥。”
“中軍大旗,上秀一個魏字,想來該是那淩州團練使魏定國……”
柴進心中一喜,還真是這原本梁山的水火二將來了。看來也就你們膽子大點了,不然真不知道還有誰會來。
回頭正要尋關勝,不想他一聽名號,已經上前請命道:“此人乃小弟舊識,願去招降於他。”
柴進微微點點頭,說道:“我知這這魏定國與那單廷圭,應當不是隨便幾句話就能說服的,先勝了他們,或許更容易些。”
關勝聞言,點頭道:“請大官人明示。”
“他們現在與袁朗先鋒營正在城池外對峙,辛苦你領幾千騎兵繞禹城一圈……”
關勝會意,拱手接令而去。
柴進等他走後,心中一歎:這些人本該都是被朝廷單獨派來征繳梁山的,現在卻是全都得碰運氣才碰得上了。
焦挺問李助道:“軍師,您覺得這濟南城敢不敢派兵出來?”
李助笑著搖頭道:“咱們敗了朝廷十萬大軍,又打破了大名府,現在是名聲太響了點。除非朝廷派大軍前來,不然就靠這些地方守軍,往後恐怕隻有攻城的命了。”
李逵見說,大喊道:“明日讓俺帶兄弟們攻城,去砍了那鳥知府。”
“忠義軍”副將酆泰忙擺手打趣道:“讓你們親軍上,咱們步軍成什麼了。鐵牛你還是等著最後押俘虜吧。”
一群步軍頭領,也跟著起哄,李逵一個人扯著嗓子喊,卻哪裡吵得過那邊一群人。忙回頭望向韓滔幾個,發現若要吵架,這些人都靠不住,不禁一個人氣惱起來。
柴進笑著止住眾人聲響,下令道:“各軍輪流派人值守,今夜暫且歇息,待明日再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