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兄弟向大軍副將折可存請得將令便喬裝成普通百姓,繞著山坡尋路往深裡去,走走停停不知走了多久,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
吳璘本欲在此尋乾淨地方歇著,可吳玠卻說若是山穀中有人家,晚上定會有火光。直要再往前走,二人又往深處走了半個時辰,天色已經漆黑,山道甚是不便。可讓二人驚喜的是,遠處山坳裡正有一微弱火光……
吳家兄弟摸黑走到近處,發現是一間殘破的小小寺廟,裡麵正有兩個和尚坐在殿中打盹。
那兩個僧人忽然聽到門口響動,豁然睜開眼睛。小聲問道:“你們是何人?”
吳玠連忙客氣的拱手道:“我等兄弟二人乃是迷路的百姓,不小心撞進了寶寺還請收留一二。”
那兩個和尚見吳玠容貌不凡,又客氣有禮也沒那麼怕了。
“談不得收留,隻是卻無多的客房與吃食方便你們。”一個年老的和尚說道:“隻能委屈二位在這殿中將就一夜了。”
吳玠見這寺廟破敗,兩個和尚也是麵容憔悴,想來是過得不好。
連忙從身上拿出兩塊散碎銀子,客氣的道:“這便當供奉菩薩的香油錢了。”
那兩個和尚見狀連忙接下,又對二人感謝再三。
老和尚說道:“如今江南匪患,此地已經很久沒有香客前來了……”
吳玠早就看出一切,給銀子也不過是待會好說話些罷了。陪著老合適閒聊一陣,忽然為難的說道:“我本是想過了這昱嶺關投奔親戚,卻不知此地正有戰事,才一著急走錯了路,明日還得請大師指點一二方好。”
“那是自然。”老和尚問道:“不知施主本打算去往睦州還是歙州?”
吳玠聞言心頭一動,說道:“我本欲往睦州尋親。”
忽然有些好奇的問道:“這昱嶺關後莫非還能進歙州?”
老和尚最近日子不好過,現在收了他銀錢哪裡能不客氣,聞言哈哈一笑,答道:“這昱嶺關乃杭州西北第一險要處,過了此關便有去路,往南可進睦州,往西便是歙州。以前倒是沒人把守,隻是後來方十三做亂,才派了兵馬把住了此地,害的本地百姓全逃往了彆處。”
吳玠心中雖喜,卻是不露聲色的歎氣道:“我等從北方來,卻不知道此地百姓過得如此艱難。”
兩個和尚一聽,皆忍不住大聲說起方臘等人的不是來。老和尚更是氣得捶胸頓足,直哭道:“這方十三一個平頭百姓,卻妄稱什麼佛祖轉世,簡直是蠱惑人心的賊人……”
吳玠兄弟二人見他們越罵越狠,不禁相識苦笑,可心裡已經喜開了花。原來是個深恨方臘侮辱了佛家教義之人。
忽然拱手止住二人話頭,認真的道:“不瞞大師,我乃大宋童樞密帳下官軍,特來此地探尋攻取昱嶺關的路徑……”
老和尚本就覺得這二人身份不凡,此時哪裡能疑心,連忙起身行禮道:“貧僧期盼天兵久矣。”
然後手往後山一指,正色道:“往前五七裡卻是有一陡峭小道,如今卻被反賊用大石堵住了,若是將軍有手段能翻過去,卻能繞到那昱嶺關之後。”
吳家兄弟聞言大喜,忙問道:“此道可有賊人把守。”
身後小和尚出言道:“小僧前些日子去山中采摘野果,見有幾十個人在嶺上。”
吳玠聽隻有幾十個人哪裡會擔心,連忙對二人躬身行了一禮。
“今日二位大師指路之功,在下定如實稟明朝廷……”
兩個老和尚聞言更是高興不已,連忙口宣佛號,直言等待天兵光複久矣。
吳玠和吳璘兩兄弟第二天一早,在小和尚的帶領下尋到了那個被石頭堵住的去路,雖然隻是遠遠看著,可已經有了信心能奪下此地。
回去向老和尚告了彆,就往軍營之中趕。待向折可存說明了情況,他也是大喜過望。
連忙差人往杭州城稟明童貫和劉延慶,等他們安排定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