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靈跟著鄧元覺尋得方垕,見這江南朝堂的皇叔年約五十多歲,一張臉飽經風霜,甚是有幾分氣度。想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應當和方臘、方貌一般,皆是頗有勇武之人。
剛進大堂正欲上前行禮,卻見方垕搶先起身迎了過來,直接客氣說道“好漢莫要多禮,你一路遠來辛苦,還請上座。”
馬靈連忙拱手客氣兩句,剛剛坐下堂外又進來兩個大漢,一個手拎流星錘,一個背負鐵胎弓,皆身材高大威武不凡。
“這是我江南石寶與龐萬春二位大將。”鄧元覺忙出聲介紹道。
馬靈自然聽過二人名諱,連忙起身拱手道“原來是“南離大將”與“小養由基”當前……”
龐萬春二人連忙回禮,互道久仰。
待大夥皆坐了,馬靈便取出懷中柴進的信件交給方垕,出聲道“這本是我家寨主給貴國聖公的親筆書信,可一到睦州卻見官兵圍城,在下已經進不得城,便一路兜兜轉轉來了此地……”
鄧元覺等人是知道睦州已被圍困消息的,都神情苦澀的道了聲謝。
馬靈見方垕和石寶幾人一陣商量,覺得這信是給方臘的,可如今睦州已經去不得,又擔心信中有何重要的事怕被耽誤,正自為要不要拆開看而猶豫不決。連忙出聲道“我家寨主信中並無其他,就是言明梁山大軍已經攻下鎮海城,希望貴國聖公再堅持一二……”
石寶聞言忙道“道長已經出來多日,不知梁山人馬打到何處了?”
馬靈搖頭道“請大師勿怪,小道離開時尚在鎮海,現在到了哪裡也不清楚。”
忽然想起沿途所見的一些情況,又道“童貫領著大軍圍困睦州,可卻派了一支偏師由劉光世統領正往歙州而去。雖然他們大隊人馬行軍沒有我一人一馬來得迅速,可現在怕也快進歙州地界了。”
方垕等人聞言大驚。
“可知對方有多少人馬?”石寶忙問。
“不下萬人。”馬靈道。
方垕焦急起身,直在堂中來回踱步。
“這歙州城隻有高玉領著三千人馬駐守,怕是堅守不了多久啊。”鄧元覺說道“萬一歙州被破,那麼睦州便成一座孤島,青溪縣怕是也將不保……”
方垕沉聲道“歙州收納了各地眾多糧草,乃我江南最後的希望,絕對不可落入敵手。”
對著鄧元覺和龐萬春道“你二人速速領軍三千回歙州。”
二人也知歙州重要,聞言連忙起身領命而去。
彆人的軍事安排,馬靈自然不好插嘴,直等送走了鄧元覺,見烏龍嶺已經沒有太多兵馬了,也不禁為他們擔心起來。
馬靈歇了一夜,正欲啟程往回趕,卻不想烏龍嶺前寨忽然鼓聲大作,門外士卒一個個匆匆忙忙,連忙詢問。
“好漢,聖公領著人馬敗回烏龍嶺了。”那士卒自然不會瞞他,直接道“咱們死守了十天,可架不住官兵太多。幸虧厲天閏元帥埋伏在城外十幾裡的林中接應,衝開了西門官兵,不然所有人怕都得陷在城裡……”
馬靈雖然猜到了個大概,可真聽得清楚也是震驚不已,連忙跑去前寨。既然方臘已經來了,作為梁山信使總也要見見才合適。
隔著老遠就見前邊空地上,幾百風塵仆仆的馬軍坐在地上,個個全身血汙,疲憊不堪……
“就跑回這麼點人麼?”馬靈心驚道“也不曉得你們能不能扛到我梁山大軍前來啊!”
來不及多想,跟著一個士卒尋得方臘,見他這個江南聖公也是如外頭士卒模樣,便明白睦州城一戰打得有多慘烈。
方垕已經把柴進的書信轉交給了方臘,見了馬靈便也沒有問太多事情,同一群將領感謝幾句,便寫上親筆回信讓他從嶺後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