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家的親戚?”何老三驚訝道。
“怕不是親戚,開始隻有幾十個人,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又在大宋的地盤上,俺都沒在意。”那屠戶說道:“可後來越來越多,現在怕是有好幾百了,到處打聽啥楊掌櫃和一戶姓嶽的人家,我才把這事給記起來……”
“你他娘的怎麼不把人都領過來?”
那屠戶無語道:“楊林哥哥又沒說把嶽家人安置在哪,俺可是在這附近問了一圈,馬腿都跑斷了。若是你這沒有,我打算送信回山的……你莫忘了這可是興仁府地盤,不是咱們梁山地界!”
何老三聞言微微點頭。
“我現在去把那嶽小哥請來同你一起去。”小聲囑咐道:“彆人沒投山的,暫時莫說漏嘴了。”
那屠戶點頭道:“可那幾百號人若是不送進濮州,咱們哪裡接濟得了啊?”
何老三見說不禁一陣頭大。
“我派人回山問問幾位頭領,你先把人領過來,免得餓死在城門外邊。”
……
當楊林得了消息,心頭也是一驚。
他倒不是把這事給忘了,而是嶽翻一家是特意按柴進囑托安置在南華縣外的。若是百姓從相州來,離濮州更近,去南華縣反而繞了好遠一段距離。
現在黃河岸邊到處都是百姓,楊林也就理所當然的以為哪怕湯陰有百姓跟著來了,也已經在濮州等著接濟呢,哪裡會想到他們居然走遠路進了興仁府……
“大官人不想讓嶽家知道他的身份,我得先去稟報他知曉才行,何況臨濮縣內的糧食,若沒山寨軍令我也調不動。”楊林對那下屬說道:“你先回去告訴何老三,讓他想辦法先接濟著,最遲明天我就趕過去。”
等那下屬接令走了,楊林連忙上馬去濮州尋柴進。
……
濮州城的知州衙門內,柴進剛剛聽完知州杜謙的彙報。
這次兵禍,光濮州一地就湧進了不下萬人,而聽哨探營士卒帶回的消息,那沿途還有無數難民正往這邊來,路上餓死的凍死的更是不知凡幾……
“大官人,濮州一地怕是容不下那麼多人,還得早些往東邊分攤一些為好!”聞煥章建議道:“以前您在沂州建了些村坊準備安置江南百姓的,現在倒是能派上用場了。”
柴進苦笑著點點頭。
他原本以為趙皇帝重開蘇杭應奉局,會有很多百姓過來相投,可後來卻發現根本寥寥無幾,雖然當時失望,可現在正好能解決下燃眉之急。
一直護衛在旁的王進忍不住說道:“隻可惜這些百姓皆為躲避兵災而來,說不定等金人退去,就怕都得跑回去……”
“哈哈哈哈。”聞煥章輕笑幾聲。
說道:“大官人這次雖然做了些虧本買賣,可對將來而言,卻會受益無窮的。”
他們已經在幾個渡口看過了,各地官府也在儘可能的加快進度,至於到底能救多少人,柴進隻能儘人事而聽天命了。
誰讓金人南下的時節,是這害死人的大冷天呢。
“稟大官人,楊林哥哥在外頭求見。”門口有士卒拱手道。
柴進對其點點頭,沒等多久,就見楊林進來直言未照料好一眾百姓,向大官人請罪。
等他把事情說了,柴進揮手道:“這次就算了,哪裡有什麼事情都料得那麼準的,何況還在人家興仁府的地盤上。”
“看來這嶽家在當地還是頗有名望的,不然哪裡會有那麼多百姓因他一句話,而追著到興仁府去……”
柴進對聞煥章點點頭,忽然眼睛一亮。
“辛苦先生與我一道去走一趟如何?”柴進笑道:“看您能不能替我解開那位老夫人的心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