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中樞大臣,隻剩下一個心裡七上八下,想勸可又不知道怎麼勸的李綱。
趙桓見此也不再猶豫,立馬命人起草詔書,赴滑州傳旨。
等李綱急急忙忙的跑回城樓,曹評已經迎了上來。
“怎麼說的?”
李綱苦笑著搖搖頭。
“金人提了要求才肯和談……陛下已經下旨命人去滑州傳旨。”
曹評聽他慢慢說完,也是長歎一口氣。
他明白李綱的擔憂是對的,可這次皇帝也沒有錯。若是金人真的先吃掉那支人馬,不光沒了人牽製,連和談的機會確實也喪失了。
曹評和吳敏等人一樣,既要守住京城,可若是能談得攏他也沒意見。
唯一讓他擔心的是,萬一真如李綱所料,金人不過是想借此退了這一路人馬,最後卻不願意談那就真是什麼都白玩了。
忽然轉過身看向東邊滑州方向。
打趣道:“現在你知道我為何說,希望那支人馬是從黃河東岸過來的了吧。”
李綱聞言也是苦笑一聲。
“將軍,您不覺得若真是梁山那夥人,這事情反而成了死局麼?”
曹評本來想著若是梁山人馬,便不會聽皇帝的詔命,自然也就不用擔心他們會離去。
可是現在被李綱一提醒才反應過來。梁山他不會聽皇帝的,可他們也不會為了自己去和金人拚命啊……難道那支人馬不過是大宋境內的一窩土匪?彆人能信你的嗎?
……
京畿西北路。
數萬騎兵一邊在韋城縣東,一邊在韋城縣西,整整對峙了兩天。
東邊的是梁山大刀關勝和豹子頭林衝所領騎兵,而西邊卻是被趙構和童貫忽悠得東搖西擺的“怨軍”大將郭藥師。
金人南渡黃河之後,一夥人數不多的金國兵馬兜兜轉轉跑到了韋城縣和滑州打草鼓,可是卻看見已經得了探馬通知的梁山騎兵,正在那城門外邊等著他們……
女直人雖然悍勇,可卻不是癡傻的,調轉馬頭就跑,可梁山根本就沒人搭理,隻是不想讓你們來而已。
裡麵的東西是供應自家大軍的,哪裡會讓給你們。
而第二天以後,郭藥師親率一萬多人過了黃河,可一到地界看見對麵那模樣,他心裡也不停發怵。這些人已經超出了他對大宋官軍的認知,不然也不會隻領著一萬多人過來了……何況看了馬頰河兩岸的營帳,最少有七八萬人,和整個金國東路軍的人馬都差不多,連忙回去給完顏宗望報信。
這才有了金人赴汴梁求和的事。
中軍大帳內,喬冽和李助正拿著一張山川地勢圖仔細研究,不想本來應該在前麵的井木犴郝思文,匆匆跑了進來。
“軍師,趙皇帝給咱們傳旨來了。”
“噗!”
沒麵目焦挺正在旁邊拿著個小葫蘆喝著熱酒,忽聽此言,不禁一口噴出老遠。
而李助和喬冽二人愣了一下後,忽然不約而同的仰天大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