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彆過來!”
哀莫大於心死的劉錡高喊一聲,止住了魏薑等人。此時他的臉上更露出了從未有過的釋然。
“大帥,您這又是何苦啊”
對劉錡最是了解的魏薑哭喊著一跪到底,然後是許清讚、徐銳,最後整個城樓上之上的士卒儘皆跪倒於地。
"不管他趙構最是無恥,可我劉家世受大宋皇恩,絕不能在我劉錡這出一個叛國之賊。”
已經恢複些許神智的他環顧四周滿是關切與不解的士卒,悵然笑道:“他樂和說得對,我不能讓徐州十數萬軍民為我劉家的忠心陪葬,因為他真的不配,哈哈哈哈.…”
“回家吧,回到關中去!”
話還未落,那個似乎看透一切的人兒,已經從城樓上一躍而下"大帥!”
許清讚痛哭著翻身而起。
"末將誓死追隨將軍,我又豈能食言"
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劉錡的心腹大將許清讚一踩城牆,也消失在了眾人視線之中。
"誓死追隨將軍。"
人群中不知道誰高喊了一嗓子,幾個劉家親軍忽的從地上爬起,直往城牆上躍去。
"不要啊,不要."魏薑看著一個個躍下城頭的劉家家將,心如刀割的大吼道:“你們要讓大帥死不瞑目嗎?”
他的話起了作用,可還是有一百多劉家親隨跟著他們的主人共赴黃泉..這是普通人理解不了的忠義,而這些忠義之人卻一直生活在世間的最底層,平日裡被風沙掩蓋,可在那風沙底下,卻永遠閃著照耀天地的光芒。
劉錡記著大宋的恩,可他們這群家將,又何嘗不是隻記得他西北將門劉家的恩..終於,城樓上的一時混亂,變成了徐州城內震天的哀嚎聲。
遠處的大周軍營轅門之外,樂和與一眾將領儘皆默默的長歎一聲。
卻聽一個聲音在後麵小聲道:"當年楊統製也是這般,不想劉錡也是如他一樣的人說話的人是金琮,他一直無法釋懷楊存中的死。或者說是不理解!為什麼朝廷昏聵至此,他們還一定要死。
但是,這又如何能言語解釋呢?
在這片土地之上,自古多少英雄豪傑,不都是為了彆人所不理解的忠與義,不顧千難萬險的活了一輩子嗎?
何況對於他劉錡來說,這何嘗不是最好的結果。
至少他不用再為杭州城裡的那個無恥小人費心牢力,也不用擔心苟活下去,會愧對死去的父親兄長。
很多人願意苟活,但不是,所有人!
第二日一早,樂和再一次來到了徐州城外。
其實就在昨日傍晚,圍城的大周兵馬儘皆後退了五裡,就是讓城內的大宋官兵能夠放心的給劉錡等人收殮屍身。
這是李助、朱武給這支與自己對峙了近乎兩年的兵馬最大的尊重。
而那為了收屍身而豁然洞開的徐州東門,也再也沒有關上過。它就那麼敞開著,一點都不擔心對方會乘著夜色突然偷襲"徐將軍。"
等樂和對著劉錡等人的靈柩行完禮,拱手道:"徐州的事情我們已經加急送往汴梁,若是你有何要求儘管與我說來.聖上乃仁厚之君,隻要不是太過,自當會儘量滿足徐銳搖了搖頭。
"大帥帶著兄弟們從西北而來,臨去之時也隻想讓我等複歸鄉裡。如果大周皇帝陛下準許,請放我等護送劉公棺槨回鄉”
樂和微微點頭道:"如果將軍已下決心,我等自無阻攔之理。隻不過徐州城內數萬士卒,還請諸位將軍好生安撫,不然對朝廷與百姓都是一個隱患"
這些徐銳早就和魏薑有過商討。
回道:"待過了頭七,我會親領大軍出城,到時候自當上繳所有兵器物資。隻不過當有還願從軍者,萬望朝廷一視同仁,善待他們。”
"這點將軍儘管放心。"樂和道:"李助相公已經傳令韓世忠從揚州趕回,到時候人馬皆歸其帳下。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想必您與眾將士當能安心。”
徐銳見他們想得如此周到,感慨不已。
拱手道:“徐某在此謝過。"
兩個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徐銳便領著樂和找到了魏薑。
“聽聞先生也欲返鄉,我心甚憾,特來相勸。”
魏薑沒想到他這麼直接,苦笑道:“不愧是劉公都讚賞不已的樂大掌櫃,一開口就把許多廢話都省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