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果我在和彆人說話的時候,不小心說錯了話的話,彆人會不會就因此不再和我來往,也不會想要和我做朋友?”谘詢室內,一名黑瘦黑瘦,戴著眼鏡,明明才25歲左右,卻留著中年婦女發型的女子,神色不安的說道。
她的穿著,極為樸素。說話間,低著頭,不敢與人對視。她的雙手,則下意識的絞在一起,不停擺弄著。
“喜歡你的人,自然不會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放棄你。而不喜歡你的人,你做的再好,ta也會挑刺,找茬,然後放棄你。”
“所以,你有什麼好擔心的呢?當然,前提是我們沒有惡意的故意想要去傷害他人。”
“你覺得呢?”我扶了扶眼鏡,以輕柔的語氣,回應了對方。午後的陽光,經過薄紗窗簾的過濾,將谘詢室內渲染上讓人感覺溫馨的色調。
空調溫度,也打的恰到好處。涼爽,又給溫度留有餘地,營造出讓人安心的氛圍。
“......”黑瘦女子,腮幫輕鼓,嘴巴緊抿。她思考許久後,輕輕點了點頭。
“或者說,就算是失去了一個人,又會如何?你仔細想想看,好像,也並不會有特彆嚴重的後果吧?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存行為,並沒有受到乾擾,不是嗎?”我以淡然的語氣,補充說道。
“我真的可以,不用擔心說錯話嗎?”黑瘦女子忐忑的輕聲說道。
“當然咯,哪怕你阻止不了自己的擔心,那你有沒有想過。彆人與你說話的時候,很有可能也與你一般,擔心自己說錯話,擔心得罪於你呢?”
“那麼,大家都彼此彼此的情況下,是不是,就不會太在意會不會說錯話這件事呢?”
黑瘦女子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所以,我的意思是,哪怕你不可避免的擔心自己說錯話。但,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接納,順應,不要過於在意結果。”我語速緩慢,並在關鍵的詞句上,輕輕加重語氣。
這是一種催眠,暗示的技巧。
“我懂了!”黑瘦女子,啊,就是此次與我建立谘訪關係的陳小姐,臉上終於有了笑容。
這說明,她的一些認知,得到了些許改變。
“但是老師,我為什麼總是會有一種失去感呢?”
“也就是說,我總覺得自己會失去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總覺得,我無法擁有我想要的。”陳小姐臉上的笑容,如同曇花一現。她,又變得有些愁眉苦臉起來。
“有現實事件支撐你的這種感覺嗎?還是說,這僅僅隻是你的一種感覺,而不是事實?”我頓時儘可能的集中起自己的精神來。因為,我直覺接下來,對方的話,要切合正題了!
“就比如說,我會莫名其妙的丟掉工作,莫名其妙的與男友分手。”
“莫名其妙的與朋友鬨掰。”
“還有還有,當某些事情進展順利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的因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讓一切都變得不好起來。”陳小姐,皺著眉頭,做深思狀。
“能闡述的更加具體一點嗎?”我輕輕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不,我不知道,應該都是我自己的原因吧。反正,反正,我也說不出為什麼。”陳小姐苦惱的搖著頭,說不出個所以然。
我心中有些微微皺眉。因為,事情難辦了。
對方之所以無法描述一些細節,是因為阻抗。那種逃避式的,害怕激發痛苦情緒後,讓自己無法麵對現實的阻抗。
當事人很有可能,因為害怕精神上的痛苦,而出現類似失憶的症狀。
於是,我並未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追問下去。因為,心理谘詢是無法以高壓鍋般的方式來快速達到想要的結果,以及效果。而更像是,文火慢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