蓀歌深刻覺得,小胖墩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混吃混喝上。
至於那牙,終究還是錯付了。
養老送終?
關於李月圓的記載,正史野史加起來寥寥數筆,她著實不知道,她能不能活到白發蒼蒼的那天。
身在江陵,蓀歌向天台山遞了拜帖,請見司馬承禎,替李白一訴多年“相思”之苦。
但,卻被告知,司馬承禎被玄宗傳召,在濟源王屋山,在天壇峰下選“丹鳳朝陽”之地,建陽台宮,隱居求道,數年未返回天台山。
濟源,王屋山,陽台宮?
也不知那株延年益壽的草藥,司馬承禎有沒有服用。
若沒有,恐怕壽命所剩無多了。
“阿兄,你想做道士?”小胖墩一邊呲牙咧嘴的咬著山裡的野果子,一邊隨口問道。
蓀歌搖頭,清修隱居的生活,她從不向往。
“我也不喜歡。”小胖墩鼻子微微聳動,煞有其事“山路遙遠,遠離城鎮,想吃東西的時候太不方便了。”
蓀歌抬手戳了戳他肉嘟嘟的胳膊,故作嫌棄“你腦子裡就隻剩吃了。”
“民以食為天,吃,有何不對。”
小胖墩的歪理還是一套一套的,說起來格外的理直氣壯。
蓀歌失笑,難不成繼李白這個早期的旅行博主後,李家又要出一位美食家了?
這兄弟二人的愛好,一個比一個燒錢。
蓀歌並沒有著急趕回長安,而是帶著小胖墩兒一路遊山玩水,品鑒美食。
這一點,她和小胖墩誌同道合。
小胖墩為美食,她為人間煙火氣。
市井,永遠是煙火氣最旺盛的地方,有柴米油鹽的平淡,有嬉笑怒罵的嘈雜,有深藏的期冀,永遠的熱氣騰騰。
置身其中,她仿佛才是真正的此間人。
在金陵城,蓀歌發現了小胖墩特彆會吃外的另一個閃光點,經商嗅覺敏銳。
可能在這一點上是繼承了李客。
小胖墩是個胸無大誌的樂天派性子,並不執著於光宗耀祖,或是入朝為官,如果能有經商這一技之長,一生也算無憂。
“去長安,入私塾,每年私塾考核評級乙級以上,我便送你一間鋪子。”
“當然,折合成現銀也可以。”
“你想吃喝無憂,你就得有銀子傍身,想要有銀子,就得自己掙。”
“那總不能目不識丁,兩眼一抹黑,被人騙了還幫著數錢吧?”
要不是小胖墩厭學嚴重,她也不至於如此煞費苦心。
小胖墩眼睛滴溜溜轉,那一大堆話聽下來,他記住的就是阿兄給鋪子。
不就是入私塾嗎?
他入了!
“阿兄,若我能得甲,可不可以兩間鋪子?”
小胖墩在不遺餘力的爭取權益。
蓀歌抬頭,無語問天。
這是養弟弟嗎?這分明就是養討債的。
“可以可以。”
不同於李太白自小便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的瀟灑謫仙人般高坐雲端的姿態,這個小胖墩,天生的紅塵俗世人。
與李白相比,少了仙氣和雅致,多了地氣,倒也不令人生厭。
畢竟是口口聲聲要為她養老送終的,她總得多包含幾分。
“阿兄最好了。”
“我一定會將鋪子發揚光大,賺很多很多的錢,讓更多人吃上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