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這次燒了黍稷梗,可就不能鬱鬱寡歡了。”
“接下來很多事情,還需要師父襄助。”
沒原則了!
沒原則了!
算了,不就是燒些黍稷梗嗎,小事小事。
於是,夜幕沉沉的鹹陽宮,當今世上最顯赫的兩個人圍在火盆,不斷的伸手捧起一捧黍稷梗放到了火盆裡,看著粟稷梗一點點被吞噬,耳邊回蕩著輕微的嗶啵聲。
明明滅滅的火光,項羽心中冒出了一絲不真實感。
“項羽,如今你已入鹹陽,可曾思量過秦亡的原因。”蓀歌又捧起一捧粟稷梗扔在了火盆中,毫無征兆的開口。
“師父,一邊祭祀,一邊討論真的好嗎?”
項羽歎了口氣,盯著火盆中跳躍的火光,無奈道“最淺白的原因是,始皇帝未立太子。”
“如果扶蘇繼位,就算不能力挽狂瀾,扶大廈將傾,也絕不會讓大秦崩盤的如此快。”
“公子扶蘇,比胡亥合適。”
“另外,近來在師父的督促下,我又重讀了孫子兵法,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但凡戰爭,必伴隨著大量的糧草軍備消耗,民生凋敝。”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有其利,但弊端也顯而易見。”
“徭役賦稅過重,百姓怨聲載道,活不下去的時候,也就隻有造反這條路可以走。”
“還有,郡縣製!”
項羽偷偷瞟了一眼蓀歌的神色,還是咬牙說出了口。
“並非郡縣製不好,而是分封製存在了近千年,早已根深蒂固,想要變革,絕不能一蹴而就。”
“秦始皇推行郡縣製過快,未有任何過渡,低估了各國貴族心中的逆反,致使矛盾激化。”
“大秦,從一開始就是在負重前行。”
“那個將大秦扛在肩上得始皇帝一死,就注定了大秦的死局。”
“師父,我暫時恐怕不能對始皇帝取而代之了。”
“如今鹹陽攻破,論功行賞勢在必行,如若此時我一味的承襲秦製,行郡縣,各國起義軍都會不服,甚至可能會聯合起來討伐我。”
“劉邦,是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可,若行分封,也不會得到所謂的和平。”
“師父,我該如何做?”
以前,隻要打贏仗就行。
如今,在他踏入鹹陽城的那一刻,他就踏入了政治的漩渦。
如何做?
郡縣製是曆史大勢,不可違逆。
但就像項羽說的,各路起義軍,絕不甘心。
看來,曆史上項羽自封西楚霸王,也並非是不想做天下一統的帝王,而是他自知做不到,便用了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的借口回到了彭城。
“功勳卓著者,可封王有分地,但其餘地方仍行郡縣,諸侯王必須得聽從天子號令,拆除六國之間留下的軍事要塞,讓諸侯無險可守,另外以天下太平為由,將天下武器全部收回。”
“這兩條,的確有些霸道,有人不願聽從也正常,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挑釁的膽量,會有人選擇做一個富貴諸侯王的。”
“分而化之,把刺頭先翦除,剩下的徐徐圖之。”
“滅秦中,你的威望,足以震懾很多人。”
“再說了,你麾下有章邯,有韓信,隨便派出一個都能橫掃,隻是如今不宜立刻翻臉,你做出了退讓,若還有人叫囂,大義在你。”
“到時候,你派兵,就是平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