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可與君王談義氣,本身就是一件極為可笑的事情。
但願文種不會天真至此吧。
依他之見,越王勾踐隻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倘若文種真的信了這一時的君臣相攜意氣相投,恐怕……
……
吳越和談之事,就此促成。
越王勾踐為表誠意,擇越國珍寶獻給吳王夫差,文種留守國家。自己帶著王後和範蠡來到吳國。
蓀歌也終於見到了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足跡的勾踐。
後世,不少人盛讚勾踐乃大丈夫。
臥薪嘗膽,嘔心瀝血。
富國強民求賢臣,三千士卒可取吳。
越王勾踐褪去了錦袍華服,著最簡單樸素的麻布衣衫,極儘卑微討好。
就仿佛置於石階之上的吳王夫差,並非他的生死仇敵,而是生來的衣食父母。
蓀歌心中喟歎,的確是能屈能伸。
親自將自己的所有尊嚴和臉麵踩在地上,然後再一點點撿起。
“我願自稱臣,獻上吾妻,供吳王驅策。”
“除此之外,為表懺悔和誠心,我自願為吳國先王闔閭守墓。”
勾踐的妻子,是越王後雅魚。
自勾踐尚為太子時,雅魚便嫁給勾踐成為越國的太子妃。
勾踐成為越王後,封雅魚為王後。
如今越國戰敗,勾踐成階下囚,雅魚跟隨他一同入國為奴。
富貴榮華,是雅魚相扶相持。
跌落泥潭,也是雅魚追隨鼓勵。
隻可惜,後來勾踐滅吳,雅魚自刎於越王宮,換來了一句貞烈美名。
蓀歌站在吳王夫差身側,居高臨下的俯視著即將以忍辱負重出名的越王勾踐,以及他身後秀美端莊的雅魚,精明能乾的範蠡。
雅魚可知,她隨越王勾踐入吳,會遭遇什麼嗎?
勾踐的那句願獻上吾妻,供吳王驅策,聽在雅魚耳中,也隻是讓她的眼神有微微波動。
仿佛,隻要勾踐需要愛,她就能心甘情願的為越王勾踐犧牲,獻出一切。
至於那句自願為先王闔閭守墓,蓀歌更是嗤之以鼻。
曆史上,勾踐臥薪嘗膽伐吳成功,將吳國的宗廟徹底搗毀,王室子孫全部誅殺,一個不留。
勾踐,沒有夫差的婦人之仁。
與夫差相比,勾踐更像是個合格的梟雄。
“寡人無奪人之妻的嗜好。”
本來,他的確有打算折辱勾踐。
但,如今有預言在前,他心中生了幾分憂慮。
越國之今日,難免不會成為吳國的來日。
就算他殺勾踐,滅越國,也很難保證越國宗室沒有漏網之魚,東山再起。
所以,他打算聽從伍封的建議,讓勾踐樂不思越,讓精神上瓦解腐蝕勾踐,進而摧毀。
既然不打算刻意折辱勾踐,他又何必染指越王後。
吳越接壤,越國的各色美人兒,吳國也從不缺少。
“勾踐,你雖入吳為質,但仍是越國君王,寡人定會對你禮遇有加,吃穿住行,皆等同寡人。”
“還望你能體會寡人修好之意。”
勾踐:!?(??_??;?
範蠡:(?_?)
不論是勾踐還是範蠡,都是一頭霧水。
在正式入吳前,他們設想過各種被羞辱被欺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