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打蛇打七寸的誅心之語。
越王勾踐嘴角堪堪浮現出的笑意僵住。
三十載。
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十載。
如果不是為了討好吳王夫差,讓吳王大手一揮,提前放他歸越,他又何至於輕賤至此,為奴為仆。
“伍侍衛,可願助我?”
“若我能歸越,願與你共享越國江山。”
越王勾踐環顧四周,壓低聲音,蠱惑道。
如今的情勢,他看的分明。
單靠伯嚭,已經無法左右他的境遇。
他能收買伯嚭,未必不能讓伍封動惻隱之心。
有道是,千金之子,不死於世。
這天底下,終究還是利益至上。
隻要他給出的籌碼夠大,利益夠多,總能撬開伍封。
伍封,是夫差的新寵,背後又有伍子胥這麼一座難以忽視的高山。
能得伍封相助,歸越之日可期。
蓀歌扯了扯嘴角,神色複雜“你忘了夫差的警告?”
這勾踐,忘性有點兒大啊。
“伍侍衛剛剛說過,我性命無憂。”
“既性命無憂,觸怒夫差,至多受儘折辱。”
“如今已經是階下囚,任何的折辱於我輕如浮雲,不值一提。”
“冒一次險,能換伍侍衛相助,是筆一本萬利的買賣。”
“伍侍衛心知肚明,吳王夫差猜忌忌憚令尊,日後必除之而後快,既如此,為何不選擇我成為你們父子的一條退路呢?”
“雙贏之舉。”
越王勾踐不遺餘力的挑撥,煽動。
“共享越國江山,不比為人臣要強得多嗎?”
蓀歌似笑非笑,越王勾踐對自己的認知是不是不太清楚。
真以為她不記得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何處?
還是覺得她不知道那句背信棄義涼薄狠毒的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曆史上,若不是範蠡耳聰目明走的快,可能就得跟文種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她可不覺得,她會成為勾踐的例外。
“那不是退路,而是死路。”
“我父親英雄豪傑一生,又怎會晚節不保”
勾踐反問“留在吳國,又何嘗不是死路一條。”
“吳王夫差權勢日盛,就越無法容忍龐然大物的伍子胥。”
“要麼,你父親拋棄奮鬥一生的高位權勢,激流勇退成為普普通通對山野村夫。”
“要麼,就在吳王夫差忍無可忍後,成為劍下亡魂。”
“甘心嗎?”
“伍侍衛?”
“甘心就手中的權勢,拱手讓人嗎?”
“隻要伍侍衛肯助我早日歸越,那越國就是伍侍衛永遠的退路。”
蓀歌不耐煩的翻了個白眼。
這些話,她一句都不想聽。
臉咋這麼大呢,竟然敢這麼大言不慚。
難不成,是當夫差死了?
階下囚,就應該有階下囚的樣子。
劉禪,認清現實,大智若愚,一句樂不思蜀,得以善終。